第九十五章 氣運深厚-《開局盤點歷史十大事件》
第(1/3)頁
公元九百五十七年春天,趙匡胤再度跟隨柴榮出征壽春,首戰便攻克連珠寨,隨后乘勢攻下壽州。
此戰過后,柴榮拜趙匡胤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并仍舊擔任殿前都指揮使。
這年冬天,趙匡胤再跟隨柴榮征伐濠州,泗州,充當前鋒,當時南唐在十八里灘扎寨,柴榮剛剛商議用駱駝擺渡軍隊時,而趙匡胤已率先單騎橫渡而過。
見狀,趙匡胤的部下騎兵也緊隨其后,渡河而過,突然襲擊之下,趙匡胤率軍攻破南唐軍寨。
大勝之后,隨即又用繳獲的南唐戰艦乘勝進攻泗州,攻克了泗州。
面對南唐戰敗逃走的士兵,趙匡胤跟柴榮兩翼分兵沿淮河東下,連夜追到山陽,俘虜南唐節度使陳承昭獻給柴榮,而后又攻下楚州。
連番大勝,趙匡胤和柴榮乘勝追擊,在迎鑾江口大敗南唐軍,直抵南岸,燒毀南唐軍營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軍,至此淮南平定。
隨著后周和南唐連番激戰后,南唐主李璟逐漸畏懼趙匡胤的威名,便在柴榮那里使用了離間計。
派遣使臣送給趙匡胤一封信,饋贈三千兩白金。
收到南唐的信件后,趙匡胤卻并沒有上當,聰明的將白金全部送到內府,如此南唐的離間計徹底失敗。
戰功連連,到公元九百五十八年,趙匡胤改任忠武軍節度使。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趙匡胤已經成為了后周政權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大將,并且深得皇帝賞識。
然而,如果僅僅只是如此,趙匡胤還是不可能登上皇位的。
但,轉機很快也就出現了。
公元九百五十九年,柴榮親征北伐,命趙匡胤擔任水陸都部署。
大軍到達莫州,先攻打瓦橋關,守將姚內斌投降。
聽聞這個消息,鄚州刺史劉楚信也隨即投降降。
五月,瀛州刺史高彥暉歸順。
至此,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
不過就在柴榮準備乘勝奪取幽州,卻突然發病,身體情況急轉直下。
完全沒有一點預兆,隨著柴榮的身體情況越來越糟糕,沒辦法,大軍只能折返而回。
而在返回途中,朝榮偶然間得到了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塊竹簡,上面寫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县|
仁寿县|
报价|
鹰潭市|
永康市|
勃利县|
甘谷县|
凤城市|
治县。|
台南县|
密山市|
安西县|
荆门市|
且末县|
岢岚县|
翁源县|
德庆县|
香格里拉县|
永嘉县|
宜都市|
安龙县|
岑巩县|
甘洛县|
蒙山县|
遵义县|
禹城市|
南充市|
都江堰市|
波密县|
榆林市|
米易县|
古浪县|
巫溪县|
当涂县|
尚志市|
太保市|
东兰县|
二连浩特市|
集贤县|
民勤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