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行,地址就選在這里,我回去把圖紙畫好,七天后你們過來拿圖紙和工藝流程圖。” 蘇云說道。 蘇云的造紙作坊和老的不太一樣,房屋的結構和工藝流程都有差異。 所以必須自己重新設計。 跟李世民合作,相當于蘇云出技術,李世民負責生產,這樣比較省事。 要不然自己建造作坊,然后監督生產,事情多得要死。 李世民爽快地答應道:“沒問題,七天后我們再來找你。” 看好了地址,三個人騎馬回到酒坊。 在酒坊里吃些瓜果聊了一會兒,李世民和房玄齡坐馬車回宮。 蘇云則在房間里開始繪制圖紙。 用竹子造紙的作坊在設計上,和藤皮的作坊有所不同。 用竹子造紙有五個大步驟: 1.斬竹漂塘:竹子在水塘內浸上100天,取出時用力捶洗使青殼和樹皮脫掉,目的是讓竹材軟化。 2.煮楻足火: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個晝夜,竹子的纖維逐漸分解。 3.蕩料入簾: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狀。這道工序在造紙過程中最考驗技巧。 4.覆簾壓紙:把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壓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開竹簾,這層紙膜便落在板上,成為一張張四四方方的紙張。 5.透火焙干:用熱氣使紙張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來就是一張可使用的紙了。 這是古代的造紙術,也是當時的條件下可以做到的最高水平。 手工業這種東西依賴當時的條件,就像工業依賴于工業基礎一樣。 一件東西需要另一件東西作為前提。 蘇云在房間里拿著鉛筆、圓規、尺子,慢慢地畫著圖紙。 這些工具是蘇云自己制作的。 畫圖很耗費時間,蘇云一連畫了好幾天。 七天后。 房玄齡騎著一頭小毛驢,晃晃悠悠進了酒坊后院,正見到蘇云從房間里出來。 “姑爺,老爺派我來拿圖紙。” 房玄齡笑嘻嘻地說道。 蘇云伸個懶腰,問道:“岳父呢?他怎么不來?” 房玄齡笑道:“老爺有點事情,今天沒空,所以派我來。” 蘇云笑道:“不會是怕我問他要小媳婦吧。” 房玄齡呵呵笑了笑,不好如何回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