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個人制造,這怎么可能? 即便江南這么厲害,號稱全知全能,即便他擁有所有制造機械的儀器,擁有所有制造的技術,也很難一個人搞定。 即便能,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沒得三五八十個月,根本見不到成品。 不過…… 背靠整個東云就不一樣了。 咱東云大家都知道,那是別人有的自己要有,別人沒有的自己也要有。 總之,一切領域都要爭取做到自給自足,而不需要看它人臉色行事。 就好比空間站一樣。 國際空間站,那是集結16個發達國家才能設計并升空成功。 其中任意挑出一個,即便是最為強大的大羊,其一國也根本搞不定。 但咱們東云,卻把所有技術都掌握到位,然后憑一己之力,就成功了。 而這…… 就是東云的精神和底蘊。 雖然江南所畫圖紙中,足足有123456個器件,且每一個器件的標準都非常之高,誤差范圍更縮小到了極致。 但在云科院的全力運轉之下。 同樣是僅花了三天時間,123456個元器件,便全部送到了江南面前。 2023年3月3號。 這又是另外一個值得被紀念的日子。 在江南的指揮之下。 周青山,高衛東,傅長生,王境澤這些云科院正副院長和王煊,洛心,姜至,曹云鵬這些云科院最頂尖的天才。 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參與到了這123456個元器件的組裝之中。 一直從早上八點,組裝到晚上十點,才終于把東云第一臺1nm光刻機組裝好。 然后接通電源。 開始東云第一塊碳基芯片的制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