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造芯片之難,雖沒有難于上青天,但卻是讓東云高科技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這個集多種學科之大成的領域,確實不是一時半會兒,想突破就能突破的。 除此之外。 搞芯片的難度還在于芯片應用廣泛,要滿足眾多用戶的性能和體驗要求。 例如手機,需要有大眾愿意為其買單才會成功,否則就不算成功。 實際上…… 要制造出一般的芯片很容易。 早在多年前,東云就能造。 可要想在質能上碾壓國外頂尖的同類產品,那可真是難如登天。 雖然現在有了完美石墨烯這個原材料,但原材料雖好,可要建成高樓大廈,中間更多是要各種器械輔助,各種技術支撐。 而這些器械也好,技術也罷。 東云都遠不如國外,甚至有很多方面都被卡了脖子,死死的難以動彈。 過去高端光刻機是生產優質芯片永遠不可繞開的點,現在倒是可以繞開了。 有了完美石墨烯,有高端光刻機更好,但沒有的話,使用一般的也行,再不濟還可以用其它方法替代,都不需要光刻機。 但光刻機只是一個點。 除此之外,難點還有非常多,各個環節,各種技術,都需要再做突破。 其中第一個技術,就是將完美石墨烯扭結θ度,用來生產晶體管和邏輯門。 即便該技術解決了,可后邊仍然有幾十,上百,乃至上千的難關要攻克。 而且是缺一不可的那種。 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碳基芯片都不可能生產成功,或者質能不佳。 自然。 在場眾人都壓力山大。 而其中壓力最大的,面色最凝重的,當屬計算機所的幾位資深研究員。 一邊扶著厚厚的眼鏡片,一邊擦了擦額頭冷汗,眸光非常的深沉。 別問為什么? 問! 那就是他們需要做的…… 是升級優化現有的eda工具,以達到國際水準,其中難度非常非常大。 甚至可以這樣說。 升級優化現有的eda工具,是除開原材料,光刻機之外最難一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