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為了讓學生熟悉一下試卷,看一下題型難易,規劃后邊的答題時間。 而試卷一到手。 在場絕大部分人都立馬開始檢查。 當然! 江南除外。 這卷子看與不看,他都必是滿分無疑,不在乎這五分鐘時間。 “叮鈴鈴!” 9:30。 鈴聲再一次響起。 這回考生可以開始答題了。 “嘩啦啦!” 在場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埋頭沉浸在答題之中,仿若隔絕了外界一切。 包括江南都是如此。 雖然卷子對他來說,可能很簡單。 但出于對高考的尊重,這一次他還是很認真的開始解題。 但毫無意外。 前面的題,他都是秒做。 無論是選擇題也好,詩歌鑒賞也罷,亦或者文言文和現代文理解。 江南都不費吹灰之力,便直接在答題卡上工工整整的填滿了答案。 耗時…… 十分鐘? 二十分鐘? 不可能再多了。 這還是江南沒有特意加快速度,而在享受的緣故,不然時間會更短。 直到最后作文題。 他才微微停頓一會。 “今年的作文題倒挺有意思。” 江南瞇了眼睛,嘖嘖贊嘆一聲。 原題如下…… “上世紀x年x月,《xxx》報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 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 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 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 因此,“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 這就是今年濱海的高考作文題。 乍一看非常簡單。 講的是體育。 但如果僅談體育或者體育對人生的意義,那就容易寫的“小”或“干巴”,高分無望。 而要想拿高分,乃至滿分,就必須先解題,讀出言外之意。 那都有哪些言外之意呢? 第一句“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 這小處是說人的身體天天變化,大處可指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的。 “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 這第二句是說身體強弱轉化,言外可延伸至家國民族的強弱轉化。 第三句“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 此處可聯想積貧積弱的舊東云,實則卻為東云民族思變指明方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