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咦?” “還真找到東西了?” “江南同學,這……這是什么?” 隨著江南把石墨烯從地上撿起,門口的老師立馬一窩蜂涌了上來。 甚至連黃婷和方國平想攔都攔不住。 不過東西找到,也用不著攔了。 對此。 江南也不介意。 而只把手中之物拋了拋,“這就是我實驗的結果,一顆完美石墨烯晶體!” 嘩嘩嘩!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在場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瞪大眼睛,張大嘴巴,一臉的不可思議。 倒不是因為石墨烯三個字。 畢竟! 石墨烯雖然很珍貴。 是目前發現的最薄、最堅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 論價值,還遠在碳纖維,輕型合金碳納米管,超導材料,半導體材料等之上。 號稱比黃金還貴上十倍。 被人稱為“黑金”和“新材料之王”。 但石墨烯早在零四年就被兩位土豆兩位科學家發現了,并于一零年借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然后制作方法層出不窮。 常見的就有機械剝離法、氧化還原法、sic外延生長法、化學氣相沉積法。 所以說…… 現在石墨烯并不難見。 但他們之所以還如此目瞪口呆,就在于石墨烯前邊的“完美”二字。 完美石墨烯。 截至目前可從未出現過啊! 別說完美了。 即便是超高質量的石墨烯,都很難制作出來,這也是導致石墨烯雖好,功效萬千,卻一直難以普及的原因所在。 別看石墨烯被發現十幾年了,且制作的方法那么多,可真正的進度卻非常緩慢,因為這些制作方法都有很大缺陷。 機械剝離法。 操作非常簡單,但可控性較差,制得的石墨烯尺寸較小且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效率低,成本高,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氧化還原法。 同樣操作簡單,且成本也低,產量高,但產品質量較低,且會用到大量的濃酸,對環境的污染極大,也不能大規模生產。 sic外延生長法。 這倒是可以制造出高質量的石墨烯,但不僅成本高,且需要制造出超高真空的高溫環境,對機械設備的質量要求極高。 所以…… 該方法同樣沒法普及。 至于最后一種,化學氣相沉積法。 雖說是目前制作石墨烯最有效的方法,且質量也不錯,但同樣成本也很高。 且該方法制作出來的是石墨烯薄膜,厚度太薄,無法大面積使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