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趙敏的眼光自然看的出這些人散發出來的精悍氣勢比之大元尚存的精銳士卒還要強幾分。 如果說讓這些士卒經歷幾場廝殺,見血之后,只怕就會成為一支真正的精銳大軍,這就是大元的心腹大患啊。 縱然知曉明教乃是大元的心腹大患,但是以往明教更多的是選擇支持各地義軍起義,自身很少親自下場。 明教高層也就彭瑩玉、彭和尚這位五散人之一才真正的下山引導義軍,至于其他的護教法王、左右二使,注意力完全都放在了江湖之上。 雖然明教是心腹大患,但是明教的力量四分五裂,對蒙元也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脅,所以蒙元朝廷也沒有下死力氣的剿滅明教。 現在看著明教竟然在方孝玉的手中完成了統一,并且整合出這樣一支強橫的隊伍來,趙敏知道以后蒙元朝廷的日子不好過了。 蒙元朝廷日子不好過,也就意味著自己那位統帥大元數十萬兵馬的兵馬大元帥父親要頭痛了。 因為就呆在光明頂的緣故,趙敏很清楚方孝玉的一些安排,早先各方分壇壇主下山的時候,方孝玉不止是讓這些壇主輸送一批精銳給總壇,更是給這些分壇下達了一個命令。 一年,各地分壇最遲也要在一年之內在自己分壇所轄的范圍之內引導民眾起義。 也就是說最多一年時間,大元天下就將陷入到遍地烽火之中,畢竟明教天下數十處分壇,遍布天下各方,一旦一起發動起義,絕對會讓蒙元陷入到混亂當中,不說覆滅蒙元吧,動搖蒙元根基卻是沒有什么問題。 對于方孝玉這么短時間內就一躍成為明教之主,并且還魄力十足的整合明教,將四分五裂的明教整合為一體,單單是這一點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做到的。 所以說趙敏對方孝玉的手段很是欽佩,異位而處的話,趙敏感覺自己都沒有方孝玉這般的能力和手段。 楊逍、白眉鷹王、五散人,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桀驁不馴之輩,想要他們心悅誠服的聽命一人,怕是只有陽頂天復生,所以趙敏沒有想過明教能夠整合在一起,畢竟一群桀驁不馴之輩是不可能相互妥協臣服于他們之中的某一人的。 一個分裂的明教也威脅不到大元,但是方孝玉橫空出世,短短的幾年功夫而已,從一介無名之輩成為了名動天下的一方教主。 看著站在高臺之上,英姿勃發的方孝玉,趙敏眼眸之中閃過一絲欽佩和迷離之色。 因為執掌大軍,所以方孝玉最清楚眼下這數萬人馬最缺少的是什么,于是方孝玉吩咐張無忌、五散人等人親自督促這些人馬演練軍陣,先操練半年再說。 索性昆侖山地處西域之地,蒙元的勢力倒是滲透不到這里來,所以四五萬的人馬聚集在一處空曠的山谷當中每日操練,蒙元朝廷卻是一無所知。 因為天下各分壇損失了一批精銳人馬,再加上一個個的要為將來起義積攢力量,所以對于各地起義的支援力度大大減弱,這就使得天下起義浪潮一下子就陷入到了低谷當中。 隨著一處處的起義被剿滅,大元天下大有山河清平,無有動亂之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