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們來的正好…且聽聽這治徐州的方略。” 見曹仁、曹洪、夏侯淵、戲志才、荀攸步入大帳,曹操的笑意稍減,一本正經的說道。 “我打算從東莞郡、瑯琊郡、東海郡、彭城中挑選出有才干的名士作為郡守,此外,設置專門的監察機構,從庶人中挑選能服眾的行監察之事。” 講到這兒,曹操頓了一下,繼續道。 “至于本地的徐州兵均交給他們原本的將領,也就是從丹陽走出的那些將領,如此一來,三者相互獨立,互不參與又互相制衡,有要事時均直接向我曹操稟明,所謂徐州人治徐州,亦所謂三足鼎立!” 嘶…曹操的話脫口,曹仁、曹洪、夏侯淵還在思索。 戲志才與荀攸卻是眼珠子一定。 他們倆絕頂聰明,從曹操的話語中,哪里會找不到關鍵點,徐州人治徐州,核心…無外乎“制衡”二字,彼此制衡,曹公得利。 “明公,此計甚妙…”戲志才略作思索后,當即脫口道。 盡管,還沒有實踐,可這個方法幾乎吃透了這群徐州幫的心里,戲志才覺得可行性極高。 不過,戲志才敏銳的察覺到,似乎還漏了一點兒,他不慌著提出,而是先行反問。 “明公,這就是文若從兗州傳來的書信嘛?” 說是荀彧的書信,可大家心如明鏡,依著荀彧的性格,必定會與陸羽商議。 而這種把敵人的內心揣摩的死死的謀略,頗有幾分陸羽一貫的風格。 “沒錯,文若這信總結的好,而陸羽能定出此謀,足見其洞悉力驚人…”曹操忍不住稱贊道。“他們兩人的合作甚妙!” 呼… 戲志才輕呼口氣。“明公,不過…此計是妙,唯獨缺了一條。” 唔…曹操抬頭。“志才不妨直言。” “彭城!”戲志才點明。“其它城池若如此行事都沒有問題,可彭城不同,彭城緊鄰的下邳城并未收歸咱們的手中,故而彭城除了自治外,還必須加上一條!” “駐軍。”不等戲志才開口,曹操當即明悟… 駐軍,正是駐軍。 當然了,這個駐軍與徐州人治徐州的大方略并不違背,只是派遣一個心腹之將駐軍于城外,并不過問彭城的治理,只應對突發事件,只抵御下邳城的進犯而已。 順道,還能對彭城、東莞郡、東海郡、瑯琊郡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暗示,讓他們始終記住,這里的主宰者是曹操! 想通了這點,“哈哈哈哈”…曹操再度爽然的笑出聲來。 所謂畫龍點睛…戲志才的補充無異于陸羽計略上的點睛之筆。 他拍了拍戲志才的肩膀。“志才啊,我收回方才的話,哈哈哈,荀司馬、陸功曹還有你這位戲軍師,你們三個合作定出的計略才是相得益彰、天衣無縫,有你們在,我曹軍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哈哈哈哈…” 聲震瓦礫的大笑再度響徹營盤。 曹操從不吝惜自己的贊美… 而此時此刻,他是真的高興…從昔日一個靠老大哥袁紹接濟,幫他駐守南大門的看門狗,一躍成為如今橫跨兩州之地,麾下十萬精甲,謀士如云的一方諸侯。 回想這一路走來,委實不容易。 可當真到如今這個局面,也難怪曹操滿懷欣慰呀! 而這一切的源頭,不正是從隱麟…啊不,是從羽兒提及的入主兗州開始的嘛。 哈哈,這不,一切的一切都好起來了。 曹操在笑,戲志才在笑,看透一切卻不說透的荀攸也在笑,似乎…慢慢琢磨出此間精妙的夏侯淵、曹仁兩人亦是頻頻頷首點頭。 唯獨曹洪,他還沒搞懂這些人的笑點在哪?當即敲敲腦袋…他搞不明白啊,這笑個錘子呀? 說了這么多,沒一句關乎正題的,這下邳城到底是攻是留?要不要與袁術接壤?這…這問題還沒解決呢?有啥可笑的? 心念于此,曹洪開口道:“大哥,你們笑甚?這…這下邳城到底攻不攻啊!” 啊… 被曹洪這么一提醒,大家伙兒才意識到,這徐州四郡治理的難題解決了,那還有一個難題,下邳城攻與不攻的問題,這…要如何解呢? 而能獻出守城之計的荀彧與陸羽…他們的這封書信中可有破局之計? 當即,所有人把目光望向了曹操…曹操則是不慌不忙的說道。 “哈哈,這個其實更好辦,細作傳言徐州牧陶謙已經病入膏肓,多半也就這幾天了,不出所料這段時間劉備與那徐州長公子陶商的博弈要開始了,而這陶商怎么會是劉備的對手呢?這下邳城看起來該改姓劉了,哈哈…哈哈…” 啊…啊? 聞言,曹洪再度撓頭,大哥曹操的話沒毛病,劉備入主下邳城…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 可,笑啥呀? 這是好事兒么? 前段時間,大哥把這劉備吹到天上,如今劉備這廝再白撿兩座城,那不是一下就強大起來了,萬一日后變成大哥的心腹大患可怎么辦? 曹洪正想把心中的疑竇全盤問出,曹操的話卻是搶先一步。 而恰恰是這一句話,讓在場所有人,猶如晴天霹靂。 “我打算按照陸功曹與荀司馬商議出的對策,親自上書朝廷奏請天子,敕封劉備為下邳城太守,敕封關羽為廣陵郡太守,同時也把這道上奏文書謄抄一遍送給劉備,哈哈…想必,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驚喜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