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邳城,城樓上。 如今,整個下邳城一片風聲鶴唳,彭城的淪陷,無疑讓下邳城…甚至是徐州的局勢徹底翻轉。 似乎…這里的局勢已經朝著不可逆的方向在不斷進行。 此刻,城樓的一角,劉備站在這邊,眺望著遠方…煙塵滾滾,飛沙走石,再加上那萬余馬蹄的“隆隆”聲,這標志著曹操的大軍就快到了。 “好快的進軍速度…” 劉備的面頰上不露喜怒,渾然好似什么都發生過一般,頗有一股大難臨頭面不改色的豪情。 他極善于藏心術,很難有人真的能窺探到他內心的想法。 關羽、張飛均去操練士卒…如今,劉備的身側唯獨站著趙云一人。 “主公,在下有一事藏于心中許久,時至今日不吐不快。”趙云開口道… “子龍,有話不妨直說。”劉備轉過身面向趙云,語氣頗為和緩。 趙云眺望了眼遠處的飛沙走石,口中言道:“在下始終不懂,袁紹、袁術雖陷入戰局,可他們坐擁幾十萬兵馬,隨便抽出一支都足夠解徐州之圍。” “可他們彼此觀望,不肯發兵援助徐州,主公兵不過兩千,將不過關、張、趙…卻何以敢對抗曹操的十萬大軍呢?” “何況如今,戰局每況愈下,曹軍壓境,任誰都能看出下邳城早晚必落于曹操之手,主公何必還要堅持駐守?螳臂當車?遲遲不棄之而去呢?” 這個問題一出,劉備微微遲疑了一下,旋即精神為之一振。 “好,問得好,子龍若不問,我早晚也會告訴你。” 劉備的表情驟然變得嚴肅了許多,語氣也更添了幾分一絲不茍。“方今天下,各路英雄豪杰,皆以兵馬權謀稱霸一方,而我劉備在兵馬上遠不及他們,但我有兩樣,他們沒有。” “其一我以仁義為立身之本、待人之道,在我看來,天下大亂,首先在于人心的喪亂,欲治亂世必先收人心。我必須以仁抗不仁,以義拒不義。” “其二,我身為漢皇后裔,除賊扶漢是我畢生心愿,那陶謙是先帝欽命,素以仁義治政,我助他便是扶漢,而曹操名為報父仇,實則惦記著徐州,意在取天下,耿耿野心,誠然,他用一些伎倆賺取到百姓與氏族的支持,可即便他能騙過所有人、所有百姓,卻騙不過我劉備,我舉兵抗曹,那就是以仁抗不仁!以天下大義拒梟雄之不義…” 講到這兒,劉備提高了嗓調。“縱然此下邳守衛戰不勝,我也要讓世人看到,讓他們意識到一件事…” “何事?”趙云急問。 “正道的光,終究要照在大地上,正道不滅,大義永存!” 一言蔽,劉備的眼眸變得堅毅,劉備的身姿變得挺拔…同樣的,這一番話也讓趙云對他心悅誠服! “主公…我懂了,我這就練兵、備戰!”趙云的語調也變得哽咽、沙啞了一分,顯然他的心被觸動了。 “去吧…”劉備招招手,趙云提著龍膽亮銀槍往城下跑去。 呼…待得他走遠,劉備長長的呼出口氣,緊接著閉上了眼睛。 他是個藏心術大師,一大翻說辭,差點把他自己都說服了,不過…有一點趙云說的極對,亂世之中,他劉備兵不過兩千,將不過關、張、趙…能干什么? 不來徐州放手一搏…他還有機會么? 就在這時… 兩個文人迅速的登上了城梯朝劉備這邊快步走來。 看到此二人,劉備的的眉頭微微的挑起,更打起了二十分的精神,也快步迎了上去。 而他的聲音卻是刻意的壓低。 “公祐,子仲,你們總算來了,事情進行的還順利么?” 此二人中,被劉備稱作公祐的乃是孫乾,稱作子仲的乃是糜竺,他們均是徐州庶人派的代表人物,而劉備從踏入徐州起,率先接觸的就是此庶人派。 劉備可是做足了功課,徐州…說是大糧倉,實際上是一個大染缸,其中的派系錯綜復雜的很,而因為丹陽派與名士派的打壓,庶人派在徐州的日子并不好過。 可以說,此前的秘密接觸中,孫乾與糜竺已然成功被劉備拉攏,站在了他的這邊。 “主公,陶徐州的病并無起色,只是…事情出了一些變故。” 孫乾如實道:“似乎…名士派的陳硅、陳登父子更傾向于獻城投降,而丹陽派的曹豹則堅持抵抗…而最不容小覷的是…” 不等孫乾開口,劉備脫口道:“是陶徐州長子陶商吧?” 沒錯…孫乾想要提到的最大變故正是陶商。 這位徐州的長公子,劉備此前與他接觸過,本以為他就是個平平無奇的公子,誰曾想高手過招,寥寥幾句話劉備就看出這個陶商并不簡單。 劉備精通于藏心術,如何會看不出低他一個段位的陶商…他的藏心之術呢? 他與丹陽派是不會這么輕易的將徐州拱手讓人的,無論是曹操…還是他劉備。 “主公且附耳過來…我聽說…” 糜竺招呼一聲,劉備急忙靠近了幾步,糜竺將打探到的情報向劉備娓娓道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