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做一名專項“謀士”、或是軍師的話搓搓有余,可“總謀士”更多的是要在戰時發揮作用,需要的是極強的臨場應變能力。 古籍中就有記載,曹操第一次見到郭嘉時,就詢問郭嘉,作為一個“總謀士”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 那時的郭嘉很從容的回答,戰爭和下棋是一樣的,沒有一場戰爭是事先部署好,熟讀兵書不過是入門,謀士與“總謀士”的區別在于臨場應變。 沒錯,正是臨場應變! 在謀士這個環節上,且不說荀彧、荀攸,就算是曹操自己…也是智謀之人,預先部署、運籌帷幄什么的,他都能做到、做好。 但為什么,在以往對黃巾的戰事中總是吃虧呢,仔細想想,更多的是因為臨場應變的不足,每每到關鍵時刻,變通不足,結果吃下大虧。 而這一點,荀彧、荀攸自然是無法彌補的,究是他陸羽也無法彌補… 臨場應變可不是鬧著玩的,搞不好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不過,陸羽知道,在潁川有兩個人…他們的臨機應變能力當世無人能及,其一郭嘉郭奉孝,只不過,此刻的他應該還投身在袁營,不得重用! 其二則是戲志才,別看《演繹》中有關他的記載寥寥,可這位大兄弟的臨機應變能力絕不弱于郭嘉! 后世傳言——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可不全是空穴來風。 … 嘶… 勝任“總謀士”! 陸羽把話提到這個地步,荀彧與荀攸哪里還會不懂。 找到一個“智計卓絕”、“臨機應變”能力出眾的總謀士,不正是曹操的當務之急么? 呼… 想通這一點,荀彧與荀攸不約而同的呼出口氣。 不愧是隱麟哪,看事情的透徹程度,縱是自詡眼力驚人的荀彧也要自愧不如。 “陸公子這么講,多半心中是有合適的人選了吧?”荀彧笑著問道… “這個嘛…”陸羽賣了個關子。 繼而抬眸望向荀彧。“荀先生又何必問我呢?” “潁川多才俊,又大多與荀先生關系匪淺,荀先生心中不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么?” 聰明人講話一針見血… 荀彧一縷胡須,略作沉思… 別說,經過陸羽這么一提點,他心頭還當真浮起了一個名字,潁川才俊——戲志才! 智計卓絕,應變能力出色,舍他其誰呢? 剛剛想到這里… 卻聽得一道清脆、悅耳的女聲傳來。 “弟弟與兩位荀先生看起來聊得蠻高興的…”蔡昭姬款款走來。“飯食我已經準備好了,弟弟與兩位荀先生不妨邊吃邊聊。” “兩位先生,這邊請…” 蔡昭姬做出一個請的手勢,落落大方,彬彬有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