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與他這副苦大仇深的樣子截然不同,陸羽的表情卻很輕松,格外的輕松。 他揚起手笑著說道。“不慢不慢,現在…正有一個有能力、擅組織、肯合作門閥在苦尋明主,所謂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啊…啊… 曹操以為陸羽在說他自己? 可…羽兒,你是老曹家的種啊,你算哪門子門閥? 當即,曹操臉色一變。 通過曹操的表情,陸羽能看出來…老曹是理解錯了,趕忙解釋道。 “曹公別誤會,我提到的乃是荀彧、荀攸兩位先生,他們不正是曹公苦苦尋覓的潁川門閥、潁川才俊么?” 荀文若?荀公達? 曹操略微一頓,原本…若是沒有陸羽出現,現在的他必定正在與荀彧、荀攸兩位潁川才俊細聊! 可…陸羽提出的那“論持久戰”的方略太醒目了,他曹操實在忍不住…必須得第一時間趕來。 且不提其它的意外之喜,單單與陸羽的交談,就讓曹操有一種“不虛此行”的感覺。 至于,陸羽提出的這荀彧、荀攸,這能變相的說明…潁川門閥放棄袁紹?改投他曹操了么? 需知,荀氏三若之一的“荀堪”還在冀州老大哥袁紹那兒位列高官,袁紹的勢力又大,兵多、將廣、糧草充足…他才是潁川才俊更明智的選擇吧? 似乎是看出了曹操的疑竇,陸羽補充道。 “曹公多半在想,‘荀堪’在冀州位列高官,潁川才俊理應投身袁紹,謀取功名,緣何會來兗州呢?” 問題拋出,陸羽頓了一下,見曹操豎起耳朵,他才朗聲回答。“曹公必定知曉,袁紹麾下人才濟濟,身邊的謀士有跟隨他多年的‘汝潁門閥’比如許攸、郭圖、逢紀、荀堪,也有新加入的冀州才俊,例如審配、沮授、田豐…” “在中層組織這一環,袁紹那兒…說是人滿為患一點也不為過。潁川才俊多是聰慧之人,他們豈會不知道…與其去袁紹那邊錦上添花,不如趁著曹公這邊中饋乏人來此雪中送炭。” “荀彧與荀攸不過是敲門磚,若然曹公委以重任,那必定順著這條潁川脈絡,會獲得一大批能力出眾的謀略人才,而潁川才俊正是曹公成就王霸之業的第三塊拼圖。” 陸羽的話有理有節,他看過太多有關“三國”時代的分析。 其中,自然包括大量潁川才俊為何投曹而不投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