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嘶… 曹仁的眼眸中閃過一抹疑竇。 “你如此快速的翻看《孫子兵法》,能看懂么?” 語氣和緩,目光幽幽,像很是期待陸羽的回答。 “當(dāng)然能看懂…”陸羽笑道。 《孫子兵法》在這個時代,或許是晦澀難懂的軍事教材,可放在穿越前,“最強(qiáng)大腦”陸羽讀過的《孫子兵法》里,至少有十一人為它做過注釋。 名氣最大的曹操; 除此之外,還有唐朝時神策將軍李荃、大詩人杜牧,以及他的宰相爺爺杜佑,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 其中,杜牧還撕逼曹操,說他注釋的不精準(zhǔn),誤人子弟! 看過如此多版本的注釋… 真要論《孫子兵法》,陸羽堪稱企業(yè)級理解,單論紙上談兵的話,這個時代怕是沒人能與他匹敵。 見陸羽這般自信滿滿… 曹仁隨手指著《孫子兵法》中的第一段,揚(yáng)聲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jīng)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這一段中提到的道、天、地、將、法,你可能解釋一下?” 當(dāng)初曹仁學(xué)《孫子兵法》時,學(xué)到道、天、地、將、法這五個致勝的維度,曹仁愣是學(xué)了三個月,才在大哥曹操的講解下,云里霧里的大致了解。 在他看來,眼前的陸羽既無大哥曹操這樣的良師,又一目十行如此快速的掃過,自是不能理會其中的道理! “這個嘛?”哪知,陸羽眼眸眨動,略作思考,旋即朗聲回道。“道、天、地、將、法乃是《孫子兵法》中提出致勝的五個維度。” “若要詳加解析,需要以實際戰(zhàn)例來詮釋,將軍可聽說過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唔…退避三舍? 曹仁一怔,倒不是驚駭于眼前的年輕人要引經(jīng)據(jù)典,乃是…昔日,大哥曹操向他講解時,似乎…也選用的是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只是時間有些久遠(yuǎn),曹仁記性又不太好,記不太清楚了! 總歸,曹仁對陸羽添得了一分期待與好奇。 “你且細(xì)細(xì)道來。” 曹仁伸手示意讓陸羽繼續(xù)講… 此時,陸羽的聲音接踵傳出。 “先說‘道’,‘退避三舍’的故事中,晉文公信守承諾,主動退軍九十里,贏得了道義與名望的上風(fēng),賺得了各國輿論上的支持,這就是從‘道’上的取勝!” “再說‘天’與‘地’,晉文公退至‘城濮’這個位置,距離本國近,距離敵國遠(yuǎn),因為天氣與路途的緣故,本國的補(bǔ)給源源不斷,而敵國的補(bǔ)給捉襟見拙,再加上這邊的地形晉軍更熟悉,楚軍更陌生…故而,在‘天’、‘地’這兩項上,晉文公已經(jīng)立于不敗之地!” “至于最后的‘將’和‘法’,楚國派遣的將領(lǐng)乃是無能之輩,而晉文公手下的將軍則是智勇雙全的先珍、狐偃、趙衰等人,領(lǐng)兵之法高下立判,楚軍只能以正合,而晉軍往往會以奇勝…這才是《孫子兵法》中的精髓所在。” 侃侃而談,有理有據(jù),字句鏗鏘。 陸羽的話讓曹仁與身旁一干副將一下子驚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