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兒子,起床了,今天高考了!” 黃小滔在呼呼大睡的時候,媽媽就早早敲門,提醒黃小滔。 “好的,我現在就起來。” 今天,2018年6月7日! 全國高考,來臨了! 黃小滔給自己洗了一個澡,輕松上陣。 “準考證帶了嗎?” “帶了!” “記得喝點水,但是不要喝那么多水,免得中途上廁所。” “知道了。” “我們會在校門口等你出來,加油哦。” “好的,不過其實你們不用等的,去上班都行。” “還是兒子的高考重要。” “我隨便考考,都能狀元,不用擔心。” “我兒子是最棒的!” 吃早餐,父親開車,母親陪同,一家來到了黃小滔被分配的考場——中山附中,這是整個嶺南省最強的高中之一,學霸的集中地。 今天,無論是省里還是市里都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措施來為考生提供便利,“一切為高考讓路”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 不少市民都在喊著:十年寒窗苦讀,希望廣大市民在此期間,輕裝簡行,能不開車的盡量不開車,能不鳴笛的盡量不不鳴笛,能繞開考區的盡量繞道而行,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考試環境。 此外,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將在早上提前一段時間上班,讓上班高峰期間市區眾多高考學生趕考路上更暢通。 值得一提的是,某座城市去年就“讓”到了天上,某航空公司為保證考生在高考期間不受航空噪音的影響,專門改變了起飛方向。 也有地方鬧過笑話,負責考場警戒的一位老師說:除了知了叫,再無其他雜音。隨即有家長提出:樹上的知了叫聲也很吵,能不能用農藥把知了打掉? 也有的學生白癡的把準考證一不小心掉進城市小河里,然后害得警察蜀黍要跳下去撈,也算是坑人。 當然,這事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 因為每個人以后都會有小孩,也要經歷高考,那時候肯定會期待自己的小孩也有這種待遇。 京師的那個趙軒昂有部分言論得到很多人的贊同,寒門難出貴子,而高考已經成為了華夏大地窮苦人家上升最快的渠道,或者說是唯一的渠道。 所以,在很多家長看來,高考之事,再多重視也不為過。 …… “好多人啊~~” 黃小滔下了車之后,看著中附校門外面,密密麻麻的家長人群,簡直人山人海。 而此時,正是夏天,烈日斜照。 這些家長渾然不顧這高溫,都在對兒女的考試充滿緊張、期待以及祈求。 此外,還有電視采訪車,早早就來到了校門口,錄制著,然后剪輯成為午間新聞的新聞素材。 黃小滔指著遠處的麥當佬:“爸,媽,你們去那找個地方坐下來吧,我的成績你們不需要擔心的。” 黃媽搖頭:“還是不了,我們還是在校門外等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