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現(xiàn)場粉絲的呼聲和直播間的瘋狂刷屏中,myth五人出場。 她們?yōu)闆Q賽準備的歌曲原本是今年主打的一首歌,但是新歌沒有得到好的市場推廣,傳唱度在華夏也遠不如老歌。加上當時沒有想過和公司鬧成這樣,又要考慮希善的腿傷,所以眾人直接不和總公司商量,改了參賽曲目。 到了這一步,輸贏早已經不重要,最后智妍等人一致投票選擇了這一首旋律較為平淡的《謝謝你陪我到這里》。 myth的歌走的海外推廣的路子,所以純韓語的歌很少,多半是雙語夾雜,副歌部分簡單靈動,便于語言不通的粉絲傳唱。這首《謝謝你陪我到這里》,大概是myth這些年發(fā)行的近二百首歌里演出場次最少的,因為她是由myth團員自己作詞譜曲,在myth兩周年演唱會上首發(fā)的,完全是為粉絲量身定做的歌曲,是一首感恩粉絲的歌曲。 myth選擇今天來演唱這首歌,已經表明了態(tài)度:對于能否多得亞洲之星,她們已經不介意了,myth的輝煌不需要任何人來加冕,這最后的一次演出,她們不為任何人,只為粉絲,為自己五年來的點點滴滴。 隨著成員的演唱,節(jié)目組細心地在大屏幕和直播間附上了同步歌詞,因為是全球直播,還開啟了語言切換模式,盡管,即便沒有這些細節(jié),這一刻音樂的力量也超越了國界和語言,成員們的情感隨著歌詞融入人心,現(xiàn)場粉絲熱淚盈眶。 這是一首慢歌,情緒緩緩道來,正如腳下流淌的星河,粉絲們和成員一起回憶起五年前myth火遍亞洲,在各大榜單登頂,那時候他們中的許多人還是中學生,大學生…… 一首歌,一段時光,一個時代的記憶。 “漫長的旅途終于塵埃落定了嗎? 我是不是可以放下一切了吶? 穿過風雨,沙漠和綠洲,真的非常辛苦呢, 也不是沒有想過放棄啊,可是你的目光支撐著我走下去。 而直到如今才明白,我一路追逐的答案原來早就在掌心; 謝謝你,陪我到這里。” 副歌結束的瞬間,全場驚呼。只見高處居然出現(xiàn)一座星子聚成的小船,希善坐在船上,笑得溫柔而靦腆,完全沒有平時自信霸道的臺風,反而像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舞臺上的她。而她的身后,站著同款打扮的“騎士”,銀色的假面遮住了眼眶,卻還是露出一雙漂亮至極的眼睛。 “騎士”看來在配合希善的表演,實際上卻控制著“船體”的穩(wěn)定,站在上面宛如在平地一般,又彌補了希善因為受傷而被影響到的平衡感。 “騎士”看起來十分熟悉舞臺,“他”的存在絲毫沒有破壞演出意境,反而增加了幾分美感,視覺效果渾然天成,既不搶戲,也不突兀。等到小船緩緩飄落在臺上,“騎士”也結束了表演,轉而推著希善回到舞臺,這一刻大家才意識到,希善是坐在輪椅上的。 臺下掌聲雷動,前排的m家粉絲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希善的名字,現(xiàn)場的m團成員演唱中一度更咽。 “騎士”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默默向陰影中退去,卻被希善捉住手臂。 騎士:??? 之前排練的時候沒有這一環(huán)節(jié)呀。 觀眾本以為這是一個工作人員,或者群演,雖然作為群演來說“他”的儀態(tài)和表演能力都有些太好了。這會兒見希善和對方的互動,立刻意識到了什么,莫非這位大有來頭? 直播間內—— “不是我吹,單憑這雙眼睛,我已經看出了這個人的身份。” “不是我吹,我愛豆就是只露眼睫毛,我也能認出來。” “不是我吹,這么明顯,你們本家粉有什么好吹的,我一個路人都看出來了。” “不是我……樓上你們能不能好好說話,這到底是誰呀?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人物嗎?” 而現(xiàn)場粉絲很快就揭曉了答案,畢竟從“騎士”出場開始,現(xiàn)場就有一部分的觀眾席一直保持著高度亢奮狀態(tài),手里的燈牌簡直都要搖掉了。要不是出于對myth舞臺的尊重,她們早就驚聲尖叫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