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伯特很開心,他大學剛畢業,作為一名心向星辰大海的技術宅,他正在開發一款火箭模擬類的獨立游戲,在他的設想中,玩家可以自己設計火箭,將火箭發射上天,探索太陽系的每顆行星。 羅伯特的工作室很小,成員只有他和他的女朋友,女朋友負責美術工作,兩人租住在紐約的一間地下室中,那里臟亂而潮濕,靠著兩人在網上接外包,勉強維持著這并不寬裕的生活。 但最近,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羅伯特在一個月前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簡單的demo,而很快,一家很有名的投資公司找了過來,給他投了一筆多到夸張的巨款,讓兩人得以搬出陰暗的地下室,在旁邊的寫字樓里租下一個單間。 “為什么要給我投這么大一筆錢?”羅伯特曾問那位來找自己的亞裔投資人:“哪怕這個游戲大賣,它也不值這么多錢。” “有錢人的興趣,”那個亞裔投資人是個大概二十來歲的女子,長相出眾,她推了推墨鏡,滿不在乎地說道:“你之后就知道了。” 埃爾文也很開心,他博士剛畢業,正在nasa當助理研究員,這本來是一份人見人愛的工作,奈何nasa給的薪水并不算高。 在冷戰結束后,不在進行太空爭霸的米國給nasa的資金就一年不如一年,搞得那些高層只能天天賣慘,好從國會手里摳出可憐的一點資金。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自己當年的夢想是星辰大海,埃爾文壓根不想來這地方,他還有好些貸款沒還,剛出學校,這日子過得真是艱難。 但很快,機會就找上門來,一個亞裔女子找到了他,拿出了當年他讀博士時發表的一篇論文。 “埃爾文先生,我們正需要你這樣的人,”亞裔女子拍打著手中打印出的論文說道:“你這篇論文中描述的登月方案很有意思,有沒有興趣來我們的一個項目做個科學顧問。” 埃爾文看著那給女子手中的論文,那是他在博士時發表的關于登月的論文,在其中他對之前登月的軌道進行了優化,將從發射到登月的時間縮短到十五天左右,省去了大量調整軌道的時間。 “我必須得告訴您,女士,”埃爾文看起來有些尷尬,但理工男的性子還是讓他不忍心隱瞞對方:“這篇論文的結果沒有問題,但沒有哪個飛行器能夠達到其預設的速度,而且相信我,這種降落方式會讓宇航員死在登月倉內。” 沒錯,這篇論文是當年埃爾文為了追求論文數量而寫的水文,其結論和過程是正確的,但在現有科技的情況下,完全無法實現,所有的儀器都會在最后的著陸階段砸成一灘廢鐵,除非你千里迢迢去月球上丟垃圾,不然這種技術沒有任何用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