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海王司馬越,還有人公將軍張梁,這兩個諸侯,皆被不明的山賊攻破。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我們大隋。” 隋軍主軍帳,虎背熊腰的隋軍大將張須陀,虎視在場的隋軍武將。 盡管張須陀是一介武夫,但張須陀也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了。 三千山賊,不知道從太行山哪一個山谷冒出來,先后吞并東海王司馬越、人公將軍張梁兩個勢力,取而代之,成為了擁兵九萬的諸侯。 這伙山賊,根本就不是山賊。 秦瓊為張須陀分析局勢:“這伙人在一個月內,連滅兩個諸侯,野心不小。雖說被消滅的司馬越、張梁,我們這些人瞧不上,但這伙人用兵,如秋風掃落葉。我懷疑他們是外面諸侯,甚至是光武帝派來攻略此地的兵馬。最穩(wěn)妥的做法,應當是聯(lián)合其他諸侯,一起出兵,掃滅這伙來歷不明的山賊……” 張須陀伸手止住秦瓊:“與其他諸侯合兵結盟,出兵幾十萬,自然可以輕松擊敗這伙山賊。但這不是我的本意。我們有七萬隋軍,兵強馬壯,又經(jīng)歷多次征戰(zhàn)歷練,為百戰(zhàn)之師。對方不過是臨時拼湊出來的數(shù)萬兵馬,不足為慮。我們若是以一己之力將其擊敗,即可盡取其地。” “大人這樣考慮,也未嘗不可。” 秦瓊沒有反對張須陀的看法。 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各有道理。 秦瓊選擇穩(wěn)妥的做法,邀請其他諸侯,一起消滅吳玠這支山賊。 張須陀卻相信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的隋軍可以鎮(zhèn)壓吳玠等人。 隋軍自己鎮(zhèn)壓山賊,就可以順理成章,收取百萬人口。 這也是張須陀的打算。 邀請其他各路諸侯,說不定各路諸侯會因為分贓不均而大打出手。 “不能繼續(xù)等下去了,否則這伙山賊一旦繼續(xù)做大,即使是本將軍,也難以鎮(zhèn)壓。”張須陀拍板,決定親自出兵鎮(zhèn)壓,“我們打下一片地盤,如果可以找到天子,仍然奉天子為主。如果不然,打下來的領地,將來就歸你們所有。” 張須陀也沒打算成為領主,只是對隋煬帝忠心耿耿,還要考慮一群隋軍的衣食住行,因此張須陀才被迫打下一片人口近百萬的領地。 主將雖然對一個軍團有控制權,但手底下的將士卻未必會聽從。 有時候,這些部將,甚至會左右主將的選擇。 不少隋將聽說張須陀要將打下的領地分給他們,無不面面相覷。 張須陀是一員擅長用兵的猛將,但卻不是一名合格的領主或者說諸侯。 否則,以張須陀、秦瓊等隋將的勇猛,就不只是現(xiàn)在這點地盤了。 張須陀決定出兵,留下一萬隋軍守城,其余六萬隋軍調動,浩浩蕩蕩,要一舉平定吳玠等人。 “秦大哥,我們二人聯(lián)手,應該可以輕易擊敗這伙山賊吧?” 一個年輕武將,縱馬與秦瓊并駕齊驅,意氣風發(fā)。 “你不會還相信這伙人是山賊吧?” 秦瓊看向年輕武將,后者的臉上還帶有一絲稚嫩,不住搖頭。 可以快速吞并司馬越、張梁兩股勢力的兵馬,打死秦瓊都不相信對方是山賊。 秦瓊已經(jīng)將對方當做是瓦崗寨這樣的強敵。 年輕武將還不知道面對的會是怎樣的對手,摩拳擦掌:“不管如何,秦大哥,我們二人聯(lián)手,哪怕是光武帝劉秀,也要退避三舍。我相信我們可以凱旋而歸。” “嗯。” 秦瓊對自己的武力也有幾分信心,認為可以擊敗強敵。 秦瓊率領一隊玄甲軍南下,親自握著大旗。 在秦瓊身邊,還跟著一員年少的猛將,二人率領張須陀的騎兵,而張須陀親自統(tǒng)領步卒。 六萬隋軍出動,終于驚動太行山所有諸侯。 這些剛剛與劉秀經(jīng)歷一場惡戰(zhàn)的諸侯,反而被一群來歷不明的山賊弄得焦頭爛額。 張須陀出兵六萬,龍行虎步,大軍壓境,太行山為之震動! “張須陀這樣的猛人,手底下還有猛將秦瓊等十幾員隋將,竟然要動用六萬隋軍出征。這伙山賊,實力強悍。” “司馬越逃亡,張梁降服,他們到底是什么來歷?” “難道是光武帝劉秀在常山無法打敗我們,所以故意派遣一支偏師,偽裝成山賊,從內部擊破我們太行山群雄?” “立即派人,密切監(jiān)視張須陀討伐這伙山賊的進展,一旦分出勝負,立即向我稟報!” 太行山其他諸侯無不在密切關注張須陀討伐不明山賊一戰(zhàn)。 張須陀的大隋勢力,憑借張須陀和秦瓊等武將的威名,在太行山十八路諸侯之中,算得上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勢力,七萬精銳隋軍,沒有一個諸侯敢小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