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河北岸的河陽城,城墻一片血紅,東漢大軍蟻附登城,一員猛將握著戰戟,連斬幾十名吳軍,浴血奮戰。 “此乃漢將臧宮,驍勇善戰,將其驅逐下城!” 諸葛恪親自帶兵攻擊臧宮,裝備重甲的吳國重步兵,持戟圍攻臧宮。 “不可能!” 一個吳國重步兵的長戟刺中臧宮的甲胄,卻發現臧宮像個沒事的人,不由露出驚恐的眼神。 臧宮力大,戰戟橫掃,擊退吳國重步兵! 敗退的吳國重步兵撞倒同伴,臧宮擴大對城墻的占領,每一步向前,就有一兩個吳國士兵倒下。 “殺!” 臧宮暴喝一聲,兩個吳國士兵被嚇倒,兵器哐當落下,猝不及防之際,被臧宮斬殺! 臧宮奮力沖殺,沿途吳國士兵要么被屠戮,要么墜城,哀嚎遍地。 東漢士卒在臧宮的帶領下,陸續攻占城墻,要從城墻,強行突破諸葛恪的防守。 “袁家將士,給我上!” 袁譚與臧宮爭功,派出手下袁家甲士,急攻另外一面城墻。 袁紹投靠光武帝劉秀,袁譚也成為劉秀的部將,因此袁譚是為自己而戰! 一旦將來,劉秀取得天下,說不定搞個云臺二百八十將,袁譚還有希望上榜。 劉秀可是逐鹿中原,眾人心目中,最有可能取得天下的幾個人選之一。 就連漢末的霸主袁紹,在劉秀面前,也認為自己低人一等,提不起反叛的念頭。 當然,如果袁紹實力超過劉秀,也有可能滋生野心。 只是袁紹的實力還真不如劉秀,劉秀已經有成為河北霸主的趨勢。 “我親自上陣破城!” 袁譚眼神狂熱,想到有可能成為光武帝的從龍之臣,位列云臺,于是奮不顧身,親自帶兵登城。 河陽城箭如雨下,袁譚舉著盾牌,盾牌插滿弓箭,袁譚僅僅用七八步,就登上了河陽城的城墻。 呂范已經帶兵在城墻上備戰,三五成群的吳軍壓來,圍攻袁譚,刀光劍影! 袁譚武力不如臧宮,遭到呂范帶領的吳軍圍攻,很快就發現自己陷入險境,有可能被吳軍斬首! 河陽城在云臺二十八將之一的臧宮猛攻下,搖搖欲墜,而此時,諸葛恪留在城外的吳國武將呂據,與南明武將張煌言,出兵襲擊東漢聯軍的營地,對臧宮、袁譚進行牽制。 呂據在三國將二代之中,能力還算不錯,帶著吳國士卒,沖入漢軍營地,揮劍砍殺,鮮血濺至軍帳上。 “將軍,營地告急!” “可惡!” 臧宮正要殺敗諸葛恪,得知營地遭到對方水師襲擊,不得不帶兵退回。 夏城,最早跟隨張華的劉齊蘇與夏城的官吏前來迎接一個大人物。 張華進軍關中以來,少有返回夏城,而如今,隨著張華逐漸將重心放至關東,張華難得回到夏城。 “劉老最近可好?” 張華見到最早一批跟隨自己的老臣子,有幾分感慨。 “唉,人老了,腿腳也不利索了,如今見到主公,不知為何,又精神了幾分?!? 劉齊蘇不露痕跡地吹捧張華。 如果不是跟著張華,他一個明末的窮酸老秀才,不可能做到現在的位置。 “東漢軍在黃河以北攻城略地,但只要有我在此,東漢軍,不可越過黃河半步。” 張華安撫人心。 光武帝劉秀在河北攻城略地,導致河洛地區人心震動,有些官吏甚至暗中與劉秀勢力通信,以確保即使將來劉秀勢力南下,河洛淪陷,他們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地位。 畢竟,光武帝劉秀在后世的名聲過于響亮,現在又占據河北之地,兵馬數十萬,所到之處,無堅不摧,河洛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如果孫策勢力滅亡的話,東漢軍渡過黃河,就能兵臨城下,也難怪一些官吏會私底下與劉秀勢力聯系。 官渡之戰,曹操最艱難的時候,手底下一群大臣對曹操不看好,也是暗中向袁紹寫信,眉來眼去。 取勝之后,曹操令人焚毀這些暗中聯系袁紹的書信,至于曹操到底有沒有查看到底是哪些大臣曾經向袁紹示好,那就不得而知了。 張華也不需要如何,只要擊敗劉秀,這一部分不安分的大臣,又會重新安心,曹操已經給了張華答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