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朝巨富沈萬三-《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2/3)頁

    這個沈萬三不會是元末明初的江南富商沈萬三吧?

    據說沈萬三富甲天下,資巨萬萬,田產遍于天下。

    此人有生意頭腦,通過種田發家,又從事海外貿易,因此積累財富的速度極其驚人,所以在民間傳說中,沈萬三有一個聚寶盆。

    當然,沈萬三通過種田發家,不代表著沈萬三是普通農民,他這一代時,已經是地主。

    沈萬三幫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請求出資犒勞軍隊,引起朱元璋猜忌,最終被流放至云南。

    犒勞軍隊的行為,在朱元璋看來,沈萬三是插手軍隊,必死無疑,流放已經算是優待。

    古代商人地位雖低,但影響力卻不小,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

    沈萬三此次從張華勢力之外買來八千石糧食,前來勞軍,很明顯,別有所圖。

    天下間沒有免費的午餐。

    沈萬三此舉,有點投石問路的意思。

    只是沈萬三付出的代價不小,八千石糧草,對于個人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這個沈萬三有點意思。在這個亂世輾轉兩三年,竟然又再富可敵國。”

    張華從沈萬三買來八千石糧食的行為來看,沈萬三在這個世界混的風生水起,從江南巨富變成了關中巨富。

    由此可見,沈萬三的商業才能驚人。

    亂世意味著更加容易操縱物價,在各個諸侯間買賣物資,也能賺取更大的利潤。

    對于沈萬三這種精明了半輩子的商人,在亂世冒著風險,東山再起,也不困難。

    “帶這個沈萬三前來見我。”

    既然沈萬三拿出來八千石糧草作為敲門磚,張華不介意見沈萬三一面,看看他有何企圖。

    富可敵國的商人,前期倒是可以利用一下,但如果威脅到權力,那么張華也不介意過河拆橋。

    一個中年商人進來,向張華作揖:“在下烏程縣沈萬三,原本流落在河東一帶經商。聽說將軍出兵討伐女真,故找了些河東、上黨的故人,買來八千石糧食,以供軍需,還請將軍笑納。”

    “你的誠意,可見一斑。不知此次你運糧前來,有何事相求?”

    “將軍言重了。在下身份雖然不高,但也憂國憂民,這些糧草是在下一份心意,請將軍不必多慮。”

    沈萬三正襟危坐,不敢相求。

    得知自己被朱元璋流放下場的沈萬三,與張華這些掌權者進行交涉時,顯得格外小心。

    張華的勢力對鹽鐵、兵器、戰馬、皮革、糧食限制交易,沈萬三獻上八千石糧草,還要從其他地方購買。

    張華對沈萬三的態度還算滿意,又與沈萬三聊了一下。

    原來沈萬三出生在河東一帶,趁著諸侯混戰,憑借驚人的商業天賦,在各個諸侯間倒賣商品,成為河東富商。

    沈萬三又前往長安城購置商鋪,認為張華比完顏宗望更有前景,于是將重心放在關中。

    “在下曾與西洋有過接觸,在下的目標是打通絲綢之路,向西洋各藩國傾銷商品,讓數以百萬計的黃金白銀,源源不斷流入我們華夏。”

    沈萬三說出自己的宏圖大志,眼神中迸發出神采。

    這個家伙,比自己還要瘋狂。

    張華看出沈萬三也是一個執著的瘋子。

    張華只想著統一天下,但沒想著西征。

    沈萬三提出對西方各藩國進行經濟上的征服,將天下間的財富聚集在華夏。

    經濟上的征服,往往比軍事征服影響更加深遠。

    本來張華還以為沈萬三只是請求開放某種限制,但沈萬三的提案,讓張華第一次認為自己的格局小了。

    果然,只有這種偏執的瘋子,天賦異稟,才能脫穎而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