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人,這些皆是報名的士人,來自歷朝歷代。” 劉齊蘇向張華引薦報名的五十余人。 這些人有一個特點,盡數(shù)會識字。 如果不識字,在夏村也不是沒有機會出人頭地,可以選擇從軍。 “小人名為趙二郎,乃是至道三年的舉人。” “小人名為陳建知,乃是貞觀九年的秀才。” …… 這些應(yīng)征村吏的士人一一向張華毛遂自薦。 張華查看他們的英雄屬性,智力值、政治值介于55~70之間。 這群士人治理七座村莊,綽綽有余了。 不過,張華還沒有找到一名合適的內(nèi)政大臣相助自己治理領(lǐng)地。 陳宮側(cè)重于謀略,擅長排兵布陣,并非真正的內(nèi)政大臣。 “在下韓非,并非舉人,也非秀才。我之朝代,尚未有秀才、舉人之稱呼。” 一個眉星劍目的中年男子自報家門,腰間掛著一把用于裝飾的長劍,舉手投足之間,有貴族風(fēng)范。 該人話音一落,在場眾人無不錯愕,下巴驚訝地差點掉在地上。 韓非?! 張華想到了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法家大人物。 張華試探問道:“可是韓國宗室的韓非?” 那人答道:“正是。” “嘩……” 在場眾人此時已經(jīng)不是錯愕,而是一片嘩然! 韓國的韓非子! 但凡后面帶個“子”的先秦人物,那可都是諸子百家各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比如老子、孔子、墨子、莊子、荀子、尉繚子! 韓非與李斯一樣,都是儒家荀子的學(xué)生。 不過,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卻有法治思想,以至于弟子韓非、李斯成為諸子百家的法家流派的代表人物。 韓非、李斯為當時最強大的秦國效力。 后來,韓非遭到李斯妒忌,因此在秦國遇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