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秀才令人搬了一張破舊的木桌,擺在村口,對到來的流民進(jìn)行戶籍統(tǒng)計。 和一般的戶籍統(tǒng)計不同,劉秀才還要統(tǒng)計對方來自哪個朝代…… “徐霞客,來自大明崇禎年間,南直隸江陰縣人,無業(yè),識字。” 徐霞客如實作答。 劉秀才的毛筆停了下來,抬頭打量風(fēng)餐露宿的徐霞客:“巧了,老朽也是崇禎年間的人。你既然識字,為何不考取功名?” 徐霞客嘆氣:“一來,童子試落選。二來,無心功名,只想游離四方,寄情于山水之間。” “你也是個奇人。” 劉秀才對此感到詫異。 古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考慮功名,進(jìn)入仕途。 而徐霞客,卻無意功名。 否則,即使一次落選,還能再考。 劉秀才暗暗記下此人,又為徐霞客安排了一間茅屋。 “明朝崇禎年?徐霞客?” 張華正帶著壯丁挖掘溝渠,聽說村子里來了一個流民,名為徐霞客,張華不由大驚。 徐霞客是古代的地理學(xué)家和旅行家,因為家底殷實,作為富n代的徐霞客又無意做官,于是游離四方。 徐霞客在崇禎年還沒有什么名氣,但后來的著作《徐霞客游記》,在后世的影響頗為有名。 徐霞客不僅尋奇訪勝,還在山脈、水道、地質(zhì)和地貌等方面有調(diào)查和研究,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可惜徐霞客生活的是萬般皆下品的古代,否則在張華的時代,徐霞客可能會成為地質(zhì)學(xué)家。 這么一個名人竟然成為了流民,而且入駐夏村。 徐霞客這么一號人物,應(yīng)該不會被劃分為普通流民吧? 張華回到行政木屋,查看入駐夏村的徐霞客。 當(dāng)前,因為幾十個新的流民流入夏村,因此夏村的人口增長到了523人。 夏村的英雄人數(shù)增加到了4個人。 張華猜測的沒錯,徐霞客是以英雄的身份入駐夏村。 【英雄】:徐弘祖(徐霞客) 【朝代】:明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