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對于李貞在圣旨的上的一番話,更是極大的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 而在圣旨到達(dá)之前,王玄策早已命令著士兵向登特進(jìn)攻了數(shù)次。 落后的弓箭武器在手持著火器的大唐士兵們面前,完全就像是紙糊的一般。 一次次的沖鋒更是深深的震撼了這些蒙gu國士兵。 尤其是在大唐軍隊(duì)將那些火力兇猛的大炮推上來的時候,更是引起了城內(nèi)士兵和百姓們的一陣恐慌。 威力兇猛的大炮就好比是上天降臨下來的一道道閃電,令這些蒙gu國軍民的心中充滿了濃濃的無力感。 在阻擋大唐軍隊(duì)的沖鋒中,他們完全就是用著身體阻攔下來。 單單這幾次的戰(zhàn)斗便致使蒙gu國軍隊(duì)傷亡了至少有著一半左右的兵力。 并不是說這些蒙gu國士兵沒有投降的打算,而是王玄策奉旨根本就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凡是對大唐有過任何想法的,那便只有死亡一條道路。 錯就錯在他們不該有著如此愚蠢的決定。 也只有憑借著武力攻打下這一座城池,才能夠真正的讓蒙gu國王族看清楚,他們究竟是在跟著什么樣的一個國家在叫板。 而他們又有著什么的資格去致使他們這么去做。 火光在登特的城池內(nèi)燃燒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對于城內(nèi)的傷亡情況,王玄策并不清楚,也不需要清楚。 在他的眼中也就只有一個最為簡單的目標(biāo),便是將大唐的國旗插在登特的城池上。 隨著跟大唐軍隊(duì)們的作戰(zhàn),這些蒙gu國士兵也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恐懼。 那是一種完全根本提不起任何戰(zhàn)斗信念的心情。 并且還明知道是必死的情況下,他們的舉動是那么的無力。 在大唐的槍炮面前,他們是多么的淼小,甚至連一只螞蟻都算不上。 自李貞的圣旨下達(dá)到王玄策軍營中不足一天的時間,登特的城門便在大唐的將士們進(jìn)攻下打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