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462章 令人眼饞的武舉! 雖然歷朝歷代都重文抑武,但是,壓制得太嚴重,會引起反彈 李百藥和盧承慶入宮之后,婁師德返回了戶部。 朝堂之上,婁師德沒有改變陛下的心意,圣旨已下。 婁師德只能照辦了,一千萬兩銀子可不是什么小數目。 支出一千萬兩,用去了國庫二十分之一的存銀。 當然,這些銀子是國庫的銀子,除了國庫的銀子以外,還有銀行體系的存銀,大唐帝國銀行是跨國銀行,規模非常大。 現在擁有九億兩白銀,其中六億兩白銀是大唐百姓的存銀。 大唐帝國擁有人口一億三千萬之眾,相當于每個人都在銀行之中村了五兩銀子。 另外三億兩白銀是大唐商人的存款,他們在各地行商。 手里攥著一張銀票,就可以支付貨款。 戶部給西域都護府批了一千萬兩白銀,西北戰區總將軍薛仁貴,可以在西域的銀行調集銀兩。 一千萬兩白銀,足夠西域進行坎兒井的修繕了。 裴行儉回到兵部之后,立刻把幾位兵部侍郎調集到了兵部,神情顯得十分高亢。 裴行儉是名將,也是跟著李貞一點點成長起來的,裴行儉的資格與威望無疑都是極高的。 高侃的資歷淺,陳學武的官職與裴行儉比起來還是有著很大得到差距的。 裴行儉之所以對武舉非常上心,其中很大原因在于,裴行儉尚武。 他知道很多的武將,都做不了文章,能夠識一些字,但是在科舉考場上,根本不是那些秀才的對手。 所以,武舉才是武將的仕途。 或許,做文章,選狀元,會有很多的分歧,文人相輕。 可是在武狀元上,那就是真刀真槍,輸得心服口服。 武道之上,沒有第二名。 騎射拳腳、兵械謀略行軍打仗,糧草籌謀這些都是武道。 在朝堂內外。 從來都是科舉為重,所有人都會關注科舉,關注狀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