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年后早朝-《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第(1/3)頁
第1433章 年后早朝
這一場席卷北方的暴雪,整座世界銀裝素裹。
朝堂之上,李貞端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百官站在朝堂
之中,當朝左相婁師德得了一傷寒。
大半夜的不在家休息,非要往城外跑,最后被大雪堵在城外。
不過婁師德的傷寒并無大礙,昨天御醫已經給婁師德開了藥,只需要按時吃上一個禮拜,注意保暖,便無大礙了。
李貞的神情非常嚴峻,他雄視的滿朝文武,上官儀作為御史欽差已經離開長安,負貢賑滅調度。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
太監高聲宣喝著。
太監的話音落下之后,婁師德率先出列:“臣婁師德有本上奏。”
婁師德舉起了手中的奏折,太監接過了婁師德的奏折。
呈到了龍書案上,李貞將婁師德的奏折打開,查看著奏折上的內容。
婁師德站在殿中,開口說道:“啟稟陛下,賑災款項已經撥調到各個州郡,受到面積波及十九個郡縣,其中守在最嚴重的郡縣在大同府,戶部已經開始大量籌措過冬的木柴......”
李貞凝視著婁師德遞交上來的奏折,神情變得嚴峻了。
婁師德的奏折上寫道:“東南鐵路,結凍!
”
東南鐵路是大唐的經濟命脈,東南鐵路的結凍對北方的經濟來說,是一記重創,南方的糧草運輸,大部分依靠東南鐵路。
如果東南鐵路解凍,那就只能走海運或者人力了,從揚州到長安,再由長安擴散到其他的郡縣。
“啟稟陛下,今年的冬天同往年不同,今年的初冬便天寒地凍,若是到了寒冬臘月,恐怕會更加寒冷,還請陛下早做御寒準備。”
婁師德在大殿之中,訴說著他的看法,婁師德是當朝左相。
縱覽全局,心中也十分清楚,這場暴雪并不是突然而至,自去年開始。
南方與北方便雨水充沛,去年遼東便下了數場大雪,開春之后,耕地都沒有融化,無法耕種小麥等糧食。
盧承慶帶著土豆和玉米,前往遼東地區進行糧食推廣。
天寒地凍的征兆,早已經出現在大唐的土地之上.....
不過,李貞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大唐連年豐厚,商業發達,資金充沛。
哪怕大唐國內缺糧,也可以從其他的國家購買糧食。
既然天災已經降臨,那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什么可怕的。
長安城外。
戶部忙碌著三件大事,一是撥調賑災銀子、二是給工部調款,這些銀子都需要從戶部支出。
婁師德忙得無暇休息,傷寒非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重。
工部,狄仁杰正命令勞工將鐵爐子運送到馬車上,將鐵爐子運送到富庶一些的百姓家中,狄仁杰正在大力推進煤炭制度。
木炭的供給已經供應不上了,山上的干柴都被撿光了。
而煤炭則依舊數量眾多,所以,狄仁杰正在極力推薦煤炭取暖。
狄仁杰讓工部制作的這些火爐子就是非常適合煤炭燃燒。
只要填上幾塊煤炭,就可以燒上一整天。
上官儀已經離開了長安,他正在督查的賑災糧款的調度,阻斷任何貪污的跡象。
做欽差大臣可比都察院御史強多了,做言官就是督查朝臣,整頓官紀。
上官儀做了欽差大臣,前往受災的郡縣檢查受災情況。
視察賑災情況,一旦發現有貪污賑災錢款者,立刻下獄。
為了賑災,上官儀在四天內走了一千里。
整座大唐都在忙碌著,大唐百姓期盼著春季的到來,文武百官期待著皇帝大婚。
大海之上,高侃率領大唐海軍馳騁千里。
大海從不結冰,大唐海軍在大海里乘風破浪,身上穿著厚厚的棉服,高侃率領三百艦的船隊從連云港出發,前往了非洲。
他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這一次非洲之行,乃是重現鄭和的榮耀。
高侃率領的三百艘戰艦都是裝置著加農重炮,其中有三十只戰艦是輪船,航速快,而且平穩。
高侃攜帶的補給艦只有二十艘,現在的大唐海軍已經不需要補給艦,走到任意國家的港口,都可以獲得補給。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抗衡大唐海軍的威儀。
高侃坐在鄭和寶船上,意氣風發,大唐海軍熬了這么多年,終于遠洋了。
大唐海軍進入了歐非航線之中,高侃見到了一艘艘西歐商船上搭載著火炮,船上的歐洲人有著一種擔憂的目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融水|
磐石市|
普兰店市|
通辽市|
和政县|
汉源县|
玉环县|
石林|
郯城县|
额敏县|
固始县|
廊坊市|
遵义县|
双城市|
灵石县|
资溪县|
枣阳市|
水城县|
甘谷县|
两当县|
康马县|
永济市|
忻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新丰县|
衡山县|
华容县|
定陶县|
沂南县|
喀喇|
裕民县|
德阳市|
蓬溪县|
布拖县|
榆林市|
博白县|
闻喜县|
蕉岭县|
怀安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