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刻,李世民心中極為欣慰。 一直以來,李世民只把李貞當(dāng)成孩子看,而且李貞是庶出,平時也沒表現(xiàn)出什么過人之處。 不似吳王那般英武,也沒有魏王的才華橫溢。所以,在皇位的繼承上,李世民從來沒有想過李貞。 然而今天,在這個大廈將傾,大唐帝國處于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卻是李貞站了出來。 李世民曾想過很多種結(jié)果,然而,他卻沒有想到,最終卻是這個結(jié)果,李貞竟然只帶了十八騎勇士,就平定了這長安的彌天大亂,將這破了的天補(bǔ)上! 壯矣! 生子如此,又復(fù)何憾? 當(dāng)李貞提著侯君集的頭來到李世民面前時,李世民原本不茍言笑的臉上終于出現(xiàn)了一絲喜色。 “父皇,兒臣救駕來遲,請父皇恕罪!” 雖然救了李世民,立下大功,但李貞知道,過場總是要走的,這一夜之后,長安的局勢將會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變化的話語權(quán),就在他的父皇李世民身上。 看著瘦削的李貞,李世民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這就是自己那個平平無奇的兒子李貞? 自己曾經(jīng)想過,能如自己一樣將國家拯救出來的,最可能的是吳恪李恪,也有可能是魏王李泰,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這個庶出的,平日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八子李貞,竟然會在國家危急之時力挽狂瀾于即倒,被上了這被捅破的天! 一時之間,李世民真是百感交集,心中卻不由在想,為什么會是他? 李承乾造反,這太子之位是無法再坐了,若是魏王李泰,或者是吳王李恪,亦或是那個仁弱的李治,自己一定會毫不猶豫的立為太子。 然而,李貞只是一個普通妃子所生之子,并不是嫡出,自己又怎么能立他為太子? 若是立李貞為太子,長孫無忌會服嗎?褚遂良會服嗎?上官儀會服嗎? 沒有外臣的支持,又非嫡系所出,李貞又怎么能做得了太子? 可是偏偏他又立了這潑天的大功,讓自己如何對他是好呢?李世民似乎看到了李貞的下場,功高鎮(zhèn)主,必被主上所忌,無論誰做這下一任皇帝,李貞,怕是沒有太好的下場。 李世民不愧是千古一帝,一瞬間想到了許多,一時之間,竟忘記了回答李貞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