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恪滿臉苦澀地看一眼魏征,飲下一口茶。 屋外的雪紛紛揚揚越下越大,沉默許久的正廳中終于又響起李恪的聲音。 “我原以為,因著母妃身份和六弟獲罪的事情,我早已是這京城內可有可無的一個皇子,卻不想竟然還會有人如此處心積慮的想置我于死地。”李恪說著,不由失笑,“如此想來,倒是讓我頗覺受寵若驚。” 魏征聞言,不由低嘆一聲,“殿下莫要胡思亂想,陛下一向看重殿下。即便殿下早已注定與大位無緣,可若殿下愿意,定能成為一代賢王,輔佐明君開創一代盛世。” “魏大夫此言何意?” 不知為何,李恪覺得自己好像聽出魏征這番話中的弦外之音。 既是能容忍得下自己,那李世民心中的人選自然不會是眼下的太子李承乾,更不會是那面善心惡的李泰。 李治嗎?李恪不由想去那個總是掛著溫吞笑容的少年。長孫皇后所出三子之中,也唯有李治心情溫和,想來哪怕今后承繼帝位,也能夠給兄弟們留一條活路。 “微臣此言何意,難道殿下聽不出來嗎?” 老狐貍!李恪看著笑瞇瞇的魏征,心中腹誹一句。 李恪走到門邊,看著外頭鵝毛般的大雪,重重吐出一口氣來。 “我身為楊氏后人,即便父皇容得下我,我卻不信其他兄弟也容得下我。”李恪笑著搖搖頭,他回頭看向依舊穩穩坐著的魏征。 “殿下此言差異。”魏征放下手中的茶杯,他抬頭與李恪對視,說道:“孔子有云: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他緩緩起身走到李恪身邊,眼神清明地看著李恪,“吳王殿下有大才,不該寂寂一生。” “恪,謝先生用心。” 大雪之下,李恪鄭重其事對魏征行了一個學生禮。 長安城中波詭云譎,儲位之爭也愈演愈烈。 十五天后,黑龍軍到達了距離東女國不到百里的一個大唐小城,城中百姓對于黑龍軍的到來無不歡欣鼓舞。 “陳將軍果然甚得民心。” 幾人步行在城中,看著城中百姓好像過年一樣,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李勣便無不感嘆地說道。 聽到李勣的話,秦瓊和程咬金對視一眼,都無聲笑笑,沒有多說什么。 李勣與秦瓊和程咬金俱是從瓦崗寨時候便相識,比起旁人難免多了幾分親近。先前因為一些顧慮,三人也無法時常聚在一起,如今一起隨黑龍軍出征,倒是讓他們想起之前在瓦崗寨的日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