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說李孝恭被帶下去了,但是他最后留下的那句話都被在場的每一個大臣記在了心里。 趁著所有人都將目光落在陳橋身上的時候,長孫無忌卻看向了李世民,可他終究還是低估了李世民對陳橋的信任。 “不過是亂臣賊子的胡言亂語,眾愛卿不必當真。” 李世民眼見朝臣看向陳橋的眼神愈發不善,當即便落下一句話。 聽到這句話之后,朝臣們默默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蜀王李愔勾結朋黨犯上作亂,自今日起廢去蜀王封號,著貶為庶民,逐出京城非詔不得入京。” 等朝堂之內再次安靜下來之后,李世民當即便宣布了李愔的處置。 “父皇!父皇恕我一回!我不敢了我不敢了!!!” 聽著李愔的哭喊,李世民閉上眼睛長嘆一聲,然后朝著站在李愔身后的羽林軍揮揮手,“帶下去吧。” “是!” “父皇!父皇!母妃不能沒有兒臣!兒臣不能離京!不能離京啊!” “放肆!”李世民怒喝一聲,“你母妃教子無方,若不是看在恪兒的份上,你以為朕會饒過楊氏?” “帶下去!” 言罷,李世民不再去看那個讓他一再失望的兒子。 這一巨變,讓幾個臨朝的皇子皆噤若寒蟬。 “李恪!李恪!我是你親弟弟啊!你便如此見死不救嗎!!!母妃不會原諒你的!永遠不會!!!” 李愔的嘶喊逐漸遠去了,朝堂眾人一時又將目光放在被李愔提起的李恪身上。 李恪雖也不忍李愔落得如此下場,可其間種種皆是李愔咎由自取罷了。可他怎么都不會想到,即便事到如今,李愔竟依舊不知悔改,甚至對自己口出惡言。這怎能不令他心痛? “罪人李愔所犯之事皆是他一人所謂,恪兒不必掛懷。” 李世民對自己這個素來恭順的兒子再是了解不過,生怕他因此事而自責,便溫和地說了一句。 “是,父皇。” 李恪應了一聲,壓下了最后一點對于李愔的愧疚之情。 下朝之后,陳橋在后殿見到了怒火滔滔的李世民。 “陛下為何動怒?” “那無恥小人!不止挑唆李愔謀反居然還敢提及玄武門之事!”李世民斗大的拳頭狠狠砸在矮幾上,原本堅實的矮幾瞬間四分五裂。 陳橋卻輕笑一聲,把玩著自己適時救下的一只茶盞說道:“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史書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無論是當年的隱太子還是如今的河間王,他們都早已經失去了書寫歷史的機會,陛下又何必為之動怒?” “若是百姓知曉……”李世民面色漆黑一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