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父帥,子時一刻。”
“那差不多就是二十三點十五分。”
“啊?”
張茂舉聞言一愣,他不知道父帥口中的“二十三點十五分”是個什么概念,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接話,幸好這時沇河營主將陳忠進得帥帳,開口就說道:“大帥,咱聽說北路又有好玩意兒送來?”
“訥。就是這么個玩意兒。”
張誠抬手指了指帥案上的袖珍鐘,陳忠快步上前仔細觀瞧起來,他自前次豫省剿賊后,一直在沇河鎮周邊駐扎,既未回過北路也未曾參加遼東之戰,所以對于自鳴鐘和袖珍鐘一事也毫無概念。
“就這么個兒球子,又有何用?”
“茂舉,給你陳忠叔講講這么個兒‘球子’,它究竟是個啥玩意兒”
張茂舉就袖珍鐘的功能和用途向陳忠做了一番詳細的講解,就連孫時相、胡以溫、劉承祖等人,雖早就已經略知其用處,此刻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作為張誠義子中唯一一個對工學感興趣的人,張茂舉對于袖珍鐘的制造工藝和用法自然也是十分熟悉,所以他的講解既言簡意賅,又淺顯易懂。
“哦。這么個球玩意兒,就能給咱報時?”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陳忠又說道:“如此,咱大軍行進的時候,只須帶上這么個球球,便可計時,這可比香漏便利省事兒多嘞。”
眾人聞言都是點頭不已,紛紛贊許北路匠營這幫能工巧匠,竟有如此奇思妙想,造出這般有用的玩意兒來。
“哎。還是有點美中不足啊!”
大家被永寧伯的話拉回了現實之中,尤其陳忠更是一臉茫然之色,他十分不解地問道:“大帥,這袖珍鐘如此精巧便利,咋個還美中不足了膩?”
張誠指著帥案上的袖珍鐘,對大家說道:“第一是誤差,這款袖珍鐘每天會出現一刻鐘左右的誤差,所以要時常進行校準,不過這還不是十分致命的。”
“第二是太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