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大明勇毅軍-《織明》
第(2/3)頁
據坊間哄傳,只南來的丁啟睿這一路援軍便有二十余萬人馬,就算傳言有虛張聲勢之嫌,但即使砍掉一半的虛數,這一路援軍至少也有十多萬人馬。
其中只左良玉一人麾下就超過十萬之眾,其能戰之兵更在七八萬之上,而前保定總督楊文岳手下還有總兵虎大威的萬余人馬也比較精銳,再有丁啟睿的標營雖然在前次開封之戰時,受到不小的損失,卻也還有數千精銳。
盡管進入河南后的一年半以來,李自成率領闖營賊軍接二連三攻州破府,不斷擊敗各路朝廷官軍,但這回三打開封對他來講太過重要。
他心里已經將這一戰視為稱雄天下的開端,勢在必得,不容一點過錯!
…………
五月初七日,黃昏時分。
開封城西二十里處的閻李寨內,駐扎得盡是闖營老府各將和親兵馬隊,而一處大地主的家宅被闖王征用為行轅所在。
此刻,這里正在召開軍事會議,除了闖營的牛金星、宋獻策、李巖、劉宗敏、高一功、田見秀等一干文武,曹營的羅汝才、吉掛、楊承祖、楊明起、王龍等文武要員都參加了。
這一輪軍議開得很久,對于如何圍困開封早有定計,眾人對此并無分歧存在,但究竟要如何迎戰朝廷援軍,又先對付哪一路援軍,卻不能最終確定下來。
依據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朝廷援軍大致可分為三路,其一即丁啟睿、楊文岳、左良玉一路,現正在從汝州北上,其前路已過郾城;其二是宣府、大同、山西的三鎮邊兵,不知到了何處,眾人猜測其可能已到大河北岸某地;其三是新任保督張福臻所部官軍,據報已進入豫北彰德府境內,估摸著會在大河北岸駐扎,以觀望開封局勢。
闖曹兩營各文武皆以為當前應以丁啟睿這一路為重點,加緊對尉氏、通許、杞縣方向的哨探,密切關注丁啟睿等人的進軍路線,同時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和陳留方向,派駐一支偏師,先在緊要地方修筑營壘工事,以做到有備無患。
臨近三更時,軍議方才散去,羅汝才等曹營文武率先告辭走了,宋獻策、劉宗敏等送別了羅汝才,正在與闖王作別之際,忽然聞報:“李過將軍回來了!”
眾人聞之,皆精神一振,困意全無,還未等闖王傳令,李過就已一腳跨進門來,說道:“闖王,我回來啦。”
眼看大戰一觸即發之時,李過作為闖營的重要大將,有他在,闖王身邊就多了一個得力幫手,也就多了幾分勝算。
李自成還未等他坐穩,便急切問道:“補之,正等著你回來呢。好,先說說你追趕小袁營的事兒吧。”
原來,李過率兵自閻李寨出發后,因念及闖王之命,加之擔憂慧梅的安危,親率五千騎兵日夜急行在前,而令大部步軍交替行軍在后。
進入蘭陽縣境的時候,就已經與小袁營哨騎相遇,他們雖然盡是精銳,但終究無法與李過麾下的闖營精騎相提并論,幾番下來,便即落荒而去。
盡管李過與麾下精騎也是疲憊不堪,但眼見袁時中這個叛徒就在眼前,又如何能夠輕言放棄,他親率著麾下五千精騎急急追去……
終于在儀封縣境追上了小袁營的隊伍,當時小袁營大部都集中在大河岸邊,正在分批渡河。
李過見狀,不待步兵趕上來,便率領身邊的數千騎兵沖擊小袁營軍陣,雙方一守一攻,雖半斤八兩,卻也是互有死傷。
但從情勢上來看,李過無力阻止小袁營渡過大河,卻可以拖延其渡河速度,同時給與其未曾渡河部隊以致命打擊。
但一切卻事與愿違!
他趁著黃昏天色未黑透的時候,派人將闖王勸諭袁時中的書子,以及高夫人給慧梅的那封家書,一同送到小袁營中,并邀請袁時中出營一見,試圖當面勸他回返。
卻沒有一絲回音,就連前去下書的兩名弟兄,也被扣留在小袁營內,徹夜沒有回來。
第二天,天色尚未大明之際,為迷惑袁時中,李過又派出一名小校前往小袁營求見袁時中,聲言闖營大將李過請其出營晤面敘話。
到了辰時初,仍未見小袁營有何動靜,李過突然率領麾下五千騎兵,自東面逼近小袁營駐地,他先派出十余名大嗓門的士卒,向小袁營將士宣布大元帥李自成的德意,號召他們離開小袁營,重回闖王大旗之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丹寨县|
乌兰察布市|
湾仔区|
华坪县|
淮安市|
湾仔区|
彩票|
邳州市|
井研县|
信丰县|
东乡县|
马公市|
县级市|
宿迁市|
自贡市|
石渠县|
桃园市|
贵德县|
贵德县|
云阳县|
洛浦县|
蓝田县|
庄河市|
峨山|
灵武市|
平武县|
武陟县|
抚松县|
达日县|
进贤县|
阜城县|
丰顺县|
英德市|
页游|
阿坝县|
灵宝市|
巴林右旗|
宁安市|
福贡县|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