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闖王的猶豫-《織明》
第(2/3)頁
黃仁發原本有一頂小轎,但在張誠、何崇武、季佑慈等顯爵高官跟前,又哪有他坐轎子的資格,所以一直棄轎不坐,不行跟隨在眾人身后。
好不容易得永寧伯召見,他也是一路急跑上前,來到張誠馬前之時還在氣喘吁吁,張誠見狀便對中軍官張成芳擺了擺手。
張成芳會意后對黃仁發說道:“永寧伯命你把氣喘勻了,再來回話。”
黃仁發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好一會兒才緩了口氣,他俯身跪拜道:“下官原武知縣黃仁發,拜見永寧伯殿下。”
張誠策在碧驄駒上,單手持韁,朗聲說道:“免禮了吧。黃仁發,你治民有方,亦守土有責,此功不可沒。”
“永寧伯盛譽,下官職責所在,實不敢當。”
聽到永寧伯的夸贊之言,黃仁發內心十分驚喜,他任職原武縣已有五年之久,早便想換個地方好離開這個賊寇橫行的險地,只是苦于沒有門路而已。
就在他內心激動之時,耳中又聽到永寧伯張誠的聲音傳來:“我宣大官軍數萬將士,此番援豫剿賊,老營便暫設于你原武縣境內,望你不負本伯所期,充分調動縣內之人力物力,統籌兼顧,協助我剿賊大軍做好后勤保障之責。”
“請永寧伯放心,下官一定盡心盡力,動員縣內鄉紳士民,盡職盡責。”
“好。我大軍老營這邊就拜托黃知縣,若此番剿賊之事順遂,必少不得你原武縣的一份功勞。”
“謝……哦,不……此乃下官職責所在,豈敢言功。”
黃仁發如此巴結張誠,無非就是想攀個高枝,也好借此良機給自己挪下窩,當他聽永寧伯提及功勞二字時,內心激動不已竟語無倫次起來。
就在他對自己的表現在心中懊悔之際,卻聽永寧伯的話再次傳入耳中:“好好干。本伯會將爾之名,記入老營幕下,待保定張總督到來,更會在他面前為爾美言。”
張誠說完便不再理他,揚鞭催馬,直奔東門而去。
…………
開封府城,依舊如往昔那般巍峨聳立,雖遠遠望去,高厚的城墻上似有似無的彈痕隱隱可見,而城墻上那些斑禿不平的彈痕,似乎也在向外人展示著歷經的大戰有多么激烈。
雖然暫時歸于平靜,沒有出現喊殺震天、硝煙彌漫的場景,但另一種戰斗正在開封城外激烈上演著,交戰雙方既在比拼速度,也在比拼著耐力。
自四月中旬時起,一股股賊寇馬隊便已出現在開封西南十余里外的新城、杏花營一帶,他們人數雖不眾多,卻個個精悍無比,顯然皆賊寇老爺精騎。
官軍哨騎初時也有出城騷擾阻攔,但在傷亡十數騎后,便即龜縮于開封府城之內,就算上官嚴命也只敢在城墻周圍數里范圍內活動,并不敢離城太遠。
四月十八日,就在張誠與保定總督在真定府會面之際,賊寇大軍忽然來到,設大營于開封城西二十里外,偵騎四出,開封城西、北、南三面幾乎盡為賊寇馬隊遮蔽。
十九日開始,眾多饑民蜂擁而出,他們在賊寇馬隊掩護之下,開始搶收開封城外才剛剛成熟的冬麥,成群的賊軍輔兵雜卒和廝養人等齊出,埋頭收割著開封周邊農民辛辛苦苦種好的麥子。
開封城內的守軍對此自然是不甘于坐視,他們也派出城內的守軍,掩護百姓出城與賊軍比拼搶割麥子的速度。
賊軍主要是在大堤外搶割麥子,而城中軍民則是在大堤內搶割那些離城近的麥田,兩方人馬在大堤內外交界之處,常常會因偶爾相遇在一起,也發生了一些零星的戰斗。
但此刻雙方的重點都不在交戰上,他們的目的皆以搶割麥田里的麥子為主,并沒有激發大規模的戰斗,甚至有時雙方雖然相距很近,卻是互不理會,連箭矢都不向對方射出一根。
如此情況一直維持達十三天之久,在官賊兩軍的攜手合作下,開封城外遍野的麥田都被他們搶割個精光,如此熱火朝天搶收冬麥的景象,在開封建城以來的歷史上從未曾有過。
即使是在以前的太平年頭,每到冬小麥收獲的季節,那景象也是十分的熱鬧,但也只是各家各戶分散開來,各自收割自家麥田里的冬麥,哪有這般十數萬軍民一股勁,齊心協力搶收搶割打麥的盛況?
那可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之事啊!
不過,闖軍很顯然比開封城內軍民準備得更為充分,他們一隊隊人馬分工明確,既有專門負責搶收麥子的,也有專門負責將打好的麥捆子運到各營的,還有人專門負責打場,最后又有人馬將打好的麥子,分運至各營的糧倉中,多余部分則全數運往闖軍老營所在——閻李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泸定县|
苍山县|
新干县|
北安市|
庆安县|
镇坪县|
南昌县|
无极县|
黎平县|
富阳市|
金阳县|
桃园市|
龙山县|
南开区|
邹城市|
左云县|
晋江市|
昂仁县|
汽车|
吉林省|
济南市|
盘山县|
厦门市|
荣成市|
永丰县|
宜黄县|
绥中县|
托里县|
深水埗区|
衡水市|
卢龙县|
高台县|
黎平县|
淄博市|
大埔区|
横峰县|
崇阳县|
福建省|
龙陵县|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