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一章:永寧伯,何日進(jìn)京?-《織明》


    第(2/3)頁

    東林黨人也在這場風(fēng)波過后,開始重新審視起永寧伯張誠來,許多人就在暗自尋思,以后又該如何對付張誠,可要好好斟酌一番才成!

    …………

    三月下旬時,宣大三鎮(zhèn)各處地方都已基本恢復(fù)往日的平靜。

    不過,人們雖然已經(jīng)回歸正常生產(chǎn)生活,但卻都是小心翼翼行事,就算大街上很難看到頂盔摜甲的持械戰(zhàn)士,但心里上還是有些許恐慌。

    時近四月,宣大諸事已定,各地除留少許兵馬監(jiān)督查抄產(chǎn)業(yè)拍賣,各營將士也紛紛歸建,或是繼續(xù)南下豫省。

    浩浩蕩蕩,馬隊前后哨查不斷,一如戰(zhàn)時,步軍各營之間,盡是大小車輛,上面都裝載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盡是查抄所得。

    依永寧伯吩咐,張家口及宣府其他各處查抄所得,盡數(shù)解回鎮(zhèn)城,待清點后好解運進(jìn)京,交割給朝廷戶部入庫。

    當(dāng)然在這之前,永寧伯會把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先行扣下,不會便宜了戶部那幫蛀蟲。

    而大同、山西兩地的查抄所得,除了其中一部分銀子運送回鎮(zhèn)城之外,余下銀子暫時都存在當(dāng)?shù)?,至于其他各項物資則悉數(shù)南運,以支持豫省剿賊戰(zhàn)事,還有就是用來安置流民。

    對于如此巨量的財富,無數(shù)人都在死死盯著,很多人私下里猜測張誠此次的實際收獲,可能遠(yuǎn)不止這些。

    然,他們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呢?

    反正永寧伯說是這么多,那就一定是這么多!

    近四百萬兩的現(xiàn)銀,還有諸多不計其數(shù)的商貨,如此巨大的一筆錢財,不知吸引多少人的注意,自打永寧伯奏報入京時起,前所未有的激烈爭斗,就已經(jīng)暗地里展開了。

    戶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魏照乘雖然才能庸劣,剛愎自用,任職四年,無所建樹,但在此事上卻是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人。

    大明國庫枯竭,錢糧不繼,卻又內(nèi)憂外患,天災(zāi)兵禍不斷,處處要錢,作為戶部尚書的魏照乘,早已是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又別無他法。

    而今,這四百多萬兩的財貨,從天而降,他這位大明帝國的財神爺,也瞬間變得神氣活現(xiàn)起來,任誰說話都不好使,定要將這筆巨大財富盡數(shù)收歸國庫,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對此,百官雖明知他這一入一出,必然上下其手,大撈好處,可卻又沒得理由反對。

    不過兵部尚書陳新甲卻有另一番說法,他言:永寧伯乃宣府鎮(zhèn)總兵官,他查抄上來的銀錢財貨,自然應(yīng)該歸兵部所有和支配才對。

    吏部、刑部、工部、禮部、都察院等衙門,也都是一樣的放言出來,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希望可以從中分得一杯羹。

    這還只是中央朝廷各部衙,就連下面各省府州衙署,聽得朝廷有了銀錢,也是以各有自己的理由,要么是賑災(zāi)撫民,要么是修堤固河,要么是……

    就連剛剛受到崇禎皇帝嚴(yán)旨苛責(zé)的宣大總督江禹緒,都上書直言,三鎮(zhèn)軍士糧餉,久拖未發(fā),軍民苦之久已,請留些錢糧在宣大。

    然而,無論何人,閣老、尚書、總督、撫臺等等,魏照乘一概不給面子,他死死抓住一點,宣大查抄所得,必須先清點入庫后,才能按需而用,且必須要用在刀刃上……

    …………

    暗堂這個一直以來都十分隱秘的組織,也在這次抄家行動中開始顯山露水,為勇毅軍各營將士所熟知,也為外界人士風(fēng)聞其事。

    在宣大各處地方都有他們的人,監(jiān)督當(dāng)?shù)毓傺媒邮蘸团馁u房宅、商鋪與貨物,以免他們營私舞弊。

    而被抓捕的通奴奸商在宣大之外各處商鋪,則因超出勇毅軍可以控制的范圍,所以只是通報當(dāng)?shù)馗菘h,自行查抄。

    北路商社也在抄家行動后,正式翻牌更名為“永寧商社”。

    同時,永寧伯還新組建了專門售賣軍品的“勇毅軍品商社”,專門用來銷售可以民用的軍品,以及對外銷售軍事裝備。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凭祥市| 盱眙县| 黄大仙区| 宾阳县| 莫力| 池州市| 斗六市| 尤溪县| 佛坪县| 侯马市| 大余县| 柳州市| 新化县| 苗栗县| 鄂伦春自治旗| 伊通| 彰武县| 乐清市| 论坛| 临猗县| 英超| 万安县| 滨海县| 高雄县| 富源县| 邛崃市| 平远县| 旌德县| 泊头市| 马龙县| 怀宁县| 托里县| 紫金县| 淮北市| 祥云县| 兰考县| 定襄县| 万安县| 迭部县|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