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二章:晉王的小黃旗-《織明》


    第(1/3)頁

    山西總兵李輔明心中所想的是……

    這一趟查抄山右奸商總號、老宅等奸產的行動,必然會得罪一大批山西當地士紳豪強,甚至連晉王朱審都要得罪。

    事畢,彈劾他的奏疏必然會如雪片般,飛向京城,飛進內閣,飛到當今崇禎皇帝的御案之上。

    雖然說有永寧伯頂在前面,但也不等于李輔明就一點責任都沒有,畢竟他才是山西鎮總兵官,這山西地方上的事情,總不能全都讓永寧伯背了去。

    所以,為了自己的后路考慮,李輔明才一拖再拖,一心等著查抄了奸商的產業之后,再出兵掃除大賊王冕。

    他就是想要借此軍威和功勞,來堵住山西官紳豪族的嘴,甚至說想要以此來抵消自己的罪過。

    說得更直白一些,李輔明這就是在給自己預留退路,一旦查抄奸商奸產之事,遭到朝廷的追究和清算,他便可將責任全部推給永寧伯和勇毅軍。

    李輔明雖然相比于王樸而言,更為光棍一些,但他畢竟是混跡軍界多年的老油條,已然鬼精鬼精得很。

    即使他已看出永寧伯未來不可限量,但仍是改不掉給自己留后路的習慣。

    這一切永寧伯其實早已看透,在永寧伯眼中看來,如王樸、李輔明二人,便似姜名武、傅殿佐、侯芳軻等人,都是可以利用,但卻不能視之為心腹。

    …………

    此前,山右各大家在山西、在太原府大造輿論,散布永寧伯張誠的種種謠言,更大肆賄賂山西官將,使他們在晉王朱審跟前污蔑張誠。

    其目的十分明確,一方面拉住晉王這棵大樹,另一方面使晉王先入為主,提前存了對張誠的負面看法。

    此外,山右奸商們也著實沒有想到,張誠竟然敢在山西對他們下手,所以其防范的重心都放在了宣府和張家口周邊。

    然世事無常,畢竟“人算不如天算”!

    張誠不僅敢對山西境內的奸商們動手,更是下手絲毫不留情面,但凡被張誠逮住,那可就是滅族之災。

    而且,這山右八大奸商的祖籍,又并非是同在一城,畢竟他們分屬介休、太谷、平遙、榆次等處,就算他們人不外間各處經商賺錢,然祖宅家產與總號卻都設在家鄉。

    所以,他們平素都在張家口主持各自邊貿生意,除非個別時候才將生意委于掌柜,而自己則回祖居老宅休養時日。

    然,作為這世間少有聰明人存在的山右奸商,卻是做夢都想不到,他們的對手做起事來,會是這般決絕,甚至不給他們留一絲反撲的機會。

    勇毅軍可不是當世菩薩,他們都是常年在刀頭舔血的真正戰士,自然懂得殺人砍頭,斬草除根的道理。

    三月十六日,午時。

    春風蕩起無盡的風沙,整個太原城內都籠罩在風沙之中。

    滿街都是身穿軍服,頭戴紅色氈帽的山西鎮標營將士,他們三五成群地駐守在各處街口,對往來人等仔細盤查。

    而城內各處,更時不時有一隊隊軍士經過,但凡被他們敲開的商鋪,內里庫存的商貨金銀,盡屬奸產,無一例外,皆被當場查封。

    不過,城中卻突然出現許多黃色的三角小旗,斜插在一些商鋪的門楣之下,但凡插著這種小黃旗的商鋪,門前都有兩名軍士站崗,更無一處被查封抄沒。

    原來,昨夜山西總兵李輔明,親自登門拜訪了晉王朱審,向他遞交了永寧伯張誠的親筆書信,并言明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同時行動,查抄奸產之事,已無任何轉圜之余地。

    然對晉王府名下的產業,卻并無冒犯之意,即使晉王府中家奴在不知情下,參與了奸商們通奴的走私貿易,永寧伯也不打算予以追究。

    對此,晉王朱審卻當場暴怒,聲言一切都是污蔑,更是對李輔明一通喝罵,差點就要將他當場逐出王府之外。

    可是當李輔明將奸商分贓的賬冊記錄,以及那一份份畫了押的證詞,統統擺在他面前的時候,晉王除了憤怒,卻也是無話可說。

    要知道,大明的藩王在地方上,雖然肆無忌憚地侵占民田,搜刮民脂民膏,但對于通奴賣國一事,還是十分忌諱,若此事被公之于眾,必然難辭其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晋州市| 桦川县| 平安县| 新田县| 铁力市| 大理市| 阜宁县| 昭觉县| 岳西县| 噶尔县| 新建县| 府谷县| 安远县| 贵南县| 灵台县| 东辽县| 宜春市| 虞城县| 色达县| 瓮安县| 成武县| 昭觉县| 资兴市| 衡东县| 图们市| 临武县| 绍兴县| 新河县| 平谷区| 甘孜| 邯郸县| 隆德县| 比如县| 电白县| 鱼台县| 德保县| 九台市| 临湘市| 文化|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