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一分也少不得-《織明》
第(1/3)頁
抄沒的金銀財帛與各色商貨不計其數,隨營鎮撫與輜重營書吏,仍在緊急的統計,其中以糧谷最是量大,由此足矣證明奸商通奴之罪,非是冤枉他等。
張家口堡內,為了軍民生計,已經有限度開放,解除了白天的戒嚴,不論官將百姓,白天都可在堡內隨意走動,未涉及通奴之事,沒有被查封的商號也可正常營業。
但兩處城門,仍然是許進不許出,而進城人等皆需仔細審查登記后,才能入堡內。
雖然白天已經不再戒嚴,但街頭巷尾,行人仍十分稀少,若非是生活逼迫,無人愿意在風聲正緊之時,出門活動。
…………
三月十六日,午后。
幾騎快馬,馳入張家口,帶來了右衛城那邊的消息。
上西路分守參將賴天祿,帶領三千余人馬往援張家口堡,出右衛城不遠,即遭遇伏擊,連賴天祿也成了俘虜。
老將郭英賢已經憑被俘的賴天祿,叫開了右衛城,現正在城內查抄奸商產業,并收集賴天祿助奸商通奴的證據。
“哼。這許多年來,不知收了奸商們多少好處,對其走私違禁,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還想脫得干系?”
吳志忠將手中情報放下,又道:“只史進忠一封求援信,他便率軍急急出城赴援,便已坐實與奸商勾連,共同通奴之罪?!?
他轉頭又對張金泰問道:“林芳平那邊,還沒動靜嘛?”
“林副將那邊路途稍遠一些,還未見有消息傳回。”張金泰平靜地回著話。
徐進勇卻在一旁接言:“林副將那邊步騎兩營人馬,對付一個賴天壽,綽綽有余,我看必能一股潰敵。反倒是口外虜騎,不可不防?。 ?
“放出去的夜不收,可有回報?”
“回將軍話,口外盡是虜騎哨子,粗略估計也有千騎之數,夜不收亦不得遠探?!?
吳志忠繼續追問:“確定是建奴?不是北虜嘛?!?
“都有。”
徐進勇十分肯定地接著回道:“建奴過半。”
“嗯?!?
吳志忠聞言后,目光轉向了北邊,道:“進勇,你領炮車營,移駐來遠堡,以備奴賊來襲?!?
“吳將軍,炮營調去來遠堡,您這里……”
“無妨?!?
吳志忠斷然說道:“我這里有嚴寬,另外小白山、太平山兩處地方,也用不了那么多人馬,劉守約、侯士新的輜車營將士,大多入城戍守,人馬足夠。
余尚可所部炮車,隨你駐守來遠堡,我在這里才能略感放心。”
“好吧。我這就去準備準備,召集炮營,趁著天黑前,進駐來遠堡?!?
“去吧?!?
…………
大同城,古稱云中、平城、云州。
既是大同府城所在,也是大同鎮城之所在,是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蒙之咽喉要道,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巍然重鎮”,“北方鎖鑰”之譽。
大同城墻周十三里有余,高達四丈二尺,外包城磚,共建有四座城門,分別是東曰陽和門,南曰永泰門,西曰清遠門,北曰武定門。
其四門之上更分別建有城樓,其月樓、箭樓、望樓、角樓間隔而立,四門之外還建有甕城、月城、護城河,其寬亦達四丈五尺余,此外還有敵臺樓五十四座,窩鋪九十六座。
大明景泰年間,巡撫都御史年富更于府城以北修筑北小城,到了天順年間,都御史韓雍又續筑東小城與南小城。
至此,大同府城的建筑結構與防御體系,便算是基本奠定下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禄劝|
大足县|
鄯善县|
宣威市|
托克逊县|
宽甸|
紫阳县|
廊坊市|
花莲市|
焉耆|
昌吉市|
金川县|
靖西县|
恩施市|
辉县市|
沧州市|
元谋县|
中牟县|
松江区|
赤峰市|
衡阳市|
定结县|
庐江县|
金川县|
白水县|
宜春市|
红安县|
垦利县|
绵阳市|
叙永县|
永顺县|
河源市|
尼勒克县|
天全县|
安新县|
临猗县|
讷河市|
镇平县|
如东县|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