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只爭朝夕-《織明》
第(2/3)頁
“張家口堡,屬宣府上西路萬全右衛參將分守之地,下轄羊房堡、張家口堡、萬全右衛城、新開口堡、膳房堡、上莊堡等處,內有四個守備,以及野狼嶺、鹿臺嶺等四個千戶。”
宣府參將劉廣武指著桌上的地圖,對張誠解說道:“上西路的萬全右衛參將設于成化十年,闔路所轄軍馬員額,計在八千七百余,其中內援兵約有二千余。
該處鎮守參將名喚賴天祿,乃宣鎮地方軍戶世家的出身,現任萬全都司都指揮同知銜,實授參將軍職的武官。”
“他還有一個胞弟叫賴天壽,乃宣府中路鎮守參將,駐地在葛峪堡,下轄青邊口堡、白峪口堡、葛峪堡、大白陽堡、小白陽堡、龍門關堡等處地方,計有三個守備,以及鷂兒嶺、大松山等五個千戶。
闔路官軍員額共計七千六百余,內援兵有一千九百余,這賴天壽同樣屬萬全都司都指揮同知銜,實授參加武職。”
劉廣武繼續為張誠介紹道:“賴氏一族,自成祖年間起,便世居宣府鎮內,襲職至今,在地方上已頗具些勢力,且他們經營日久,早已根深蒂固。
其下轄諸堡中的許多官將,也多是他們心腹之人主事,便如張家口堡守備史進忠,便娶了賴天祿的七妹,成了那賴家兄弟的妹夫?!?
“除此之外,賴家又跟鎮內其他軍門世家聯姻,如賴天祿之大姐,嫁的是宣府鎮下西路參將黎萼,而賴天壽則娶的是宣府鎮南路順圣蔚廣參將楊天福的三姐……”
他輕輕嘆息一聲,又道:“放眼宣府鎮內諸路,從東至西,再由北向南,共七路分守參將,除卻永寧伯所掌北路與東路地方,余者上下西路、中路、南路、南山路等五路,可是打斷了骨頭連著筋啊。
眼下看來,張家口奸商們暗通奴賊,私運禁貨,若是沒有這些邊關守將的許可與支持,是萬萬不可能的。
畢竟是邊口重地,就連張家口堡在內,又有哪一處邊堡,不是重兵戍守?
他們與張家口的山西商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就算沒有參與到通奴的走私貿易中,也定必收受了奸商們的許多好處。
現如今他們官軍與奸商勾連一起,坑瀣一氣,吃足了油水,一個個都是腦滿腸肥,怕是不會乖乖就范啊!
不止是這些邊關守將,許多邊兵,也都以此謀生,忠忱你若真的要查禁張家口邊貿,便是斷了這些人的財路,他們又豈會善罷甘休,注定會有一場火拼。
不但那賴天祿等人會拼力阻止,就連邊關的軍兵也不會束手,便是當地的軍戶百姓,也可能被慫恿而動。
忠忱,對此不可小覷啊!”
他接著又補充道:“這些地頭蛇,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就連哥哥出鎮北路之時,對他們也是要退避三舍?!?
劉廣武語氣里透著十分的無奈,他雖身為參將,分守北路之時,責任是操練軍馬,修葺城防,督瞭墩臺,防御賊寇,撫恤士卒,保障地方安全。
可這分守參將的職事,說起來很是威風,然其平日也就管管自己的奇兵營,至于衛司的職事,以及地方上的軍務和政務,卻也是被北路的地方派系死死把控,處處掣肘。
北路地方的各堡城守備、千戶,依大明大小相制的規則,他只在戰時才有節制權,平日里也就管管營操、軍備等事務。
就連這些事務,也還有開平衛司具體署理,從糧餉到軍械、營操,再到人事任免什么的,都不掌握在他的手中。
而這些地方衛司的武官,包括那些守備、千總,他們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父死子繼,百余年下來,也早已盤根錯節,外人很難染指地方事務。
他們這些世襲的軍戶,在地方上稱之為“土皇帝”,一點也不為過!
劉廣武不似張誠,在這個世界里沒有那么多的牽掛和顧忌,可以完全無視這個時代的禮儀與宗法,徹底地放手一搏。
成則兼濟天下,一展胸中抱負,開啟屬于自己的全新時代。
一旦失敗,那就當自己從未踏足這個陌生的世界,權當做了一場噩夢罷了!
而劉廣武之所以趁夜拜訪張誠,并為他詳細介紹張家口的情形,以及他們與宣府各處官將、守備的復雜關系,其實也是為了家族的將來,賭上這一回。
畢竟,他的大兒子劉世尊已經徹底加入了勇毅軍,成為永寧伯麾下一員戰將,這在宣府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就劉廣武而言,他已經別無選擇,只能將自己家族的命運,都押注在永寧伯身上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哈尔滨市|
大名县|
东台市|
邵东县|
金堂县|
岳阳市|
瑞昌市|
洞头县|
讷河市|
定州市|
双江|
自贡市|
绍兴市|
德昌县|
定南县|
邮箱|
云阳县|
乌鲁木齐县|
万全县|
东莞市|
佳木斯市|
靖边县|
寻乌县|
台江县|
朔州市|
正安县|
乡宁县|
建始县|
西吉县|
武清区|
阿拉善盟|
老河口市|
白城市|
京山县|
五华县|
剑河县|
曲松县|
子长县|
镇远县|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