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一章迎闖王,不納糧-《織明》


    第(1/3)頁

    歷史證明,人類是最擅長學習的物種,包含一切種族在內!

    當然,這里面不包含那類以少統多的種族,因為一旦學習了先進文明,就是在為自己的種族挖掘墳墓。

    所以,他們必然會極力壓制主體民族,使國家越發走向愚昧與黑暗,這樣才能維持他們的統治,以求長治久安。

    闖軍初次攻打開封時,部下賊兵雖眾,卻因缺少足夠的精銳,而為張誠與城內守軍配合之下,殺得大敗虧輸。

    此后,李自成蟄伏在伏牛山中,除了大肆擴軍練兵外,還對此前種種進行了深刻反思,并對今后的路該如何走,也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在牛金星、宋獻策、李巖等人建議下,李自成這一次自伏牛山中殺出后,便一改此前處處鏟城的毀壞行為。

    開始分遣官將鎮守攻下來的各處城池,還設立將一些饑民編為營伍,分發田地,努力恢復生產,大有建立根基之勢頭。

    同時,為了進一步鼓勵生產,使人們傳頌自己的聲名,闖王更是喊出“三年不納糧”的口號!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吃他娘,著他娘,吃著不夠有闖王。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叫大小都歡悅?!?

    不論豫東豫西,又或是豫南豫北,整個河南大地上,到處都流傳著這樣的歌謠,鼓動著河南的饑民日夜盼望闖王到來,破城殺官,開倉放糧。

    這些民謠傳播極為迅速,其殺傷力也是極大的,甚至比十數萬賊兵還有過之,正是這些民謠,使得“闖王”的聲名自此傳遍天下,一時間從者如云,也成為了大明王朝毀滅的催命符!

    不過,永寧伯張誠卻對此嗤之以鼻:“李賊三年不納糧?是想餓死自己嗎!”

    “闖王”的名聲大顯之后,各地饑民紛紛前來歸附,其麾下賊兵大軍也在以極其迅猛的速度擴充,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人馬出動。

    不納糧?

    如此龐大的人馬隊伍,他們吃什么呢?

    闖王麾下數十、上百萬大軍,他又拿什么來賞賜作戰有功的將士們呢?

    其實,這個答案也很簡單直接——“搶大戶”!

    明末這一時期,雖然饑民遍野,尤其河南各地更甚,幾乎都到了易子而食之慘狀,但也同樣不缺少肥得流油的大戶。

    只不過這些大戶多以家族的形式存在,他們往往在險要之地深溝高壘,結成一座座硬寨,內中建有眾多倉廩存放大量的糧谷,更有數百、上千的丁壯守衛。

    莫說是普通饑民,就是人數略少的賊寇都無法攻破,而遇到大股賊寇過境之時,他們往往會奉獻一些糧谷,以求破財免災。

    而大股的流賊也很少攻打這些深溝高壘的村寨,因為他們守護的是自己的口糧,所以往往都會以命相搏,就算攻打下來也是得不償失。

    可現在闖王奉行“三年不納糧”政策,每次攻破州府縣城后,更是打開官倉放糧給城中饑民百姓,以求擴大自己的聲名。

    如此雖能收買許許多多底層饑民之心,但大軍吃糧也就成了問題,所以城中那些家有余糧的鄉紳富商便成了李闖大軍的糧谷供應商,還是完全免費的那種。

    可以說那些富有的“大戶”們才是闖王錢糧的真正來源!

    闖王的賊軍每攻下一座城池,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查抄城中大戶的不義之財,這種做法對于饑民百姓來說自然是好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恩施市| 杂多县| 乌什县| 赤壁市| 黑龙江省| 汝州市| 乌拉特中旗| 宿州市| 花莲市| 准格尔旗| 延津县| 皮山县| 保德县| 当涂县| 商都县| 双鸭山市| 南丹县| 富民县| 晴隆县| 皮山县| 云浮市| 自贡市| 岚皋县| 六盘水市| 克山县| 安庆市| 辛集市| 疏勒县| 宝丰县| 怀柔区| 册亨县| 靖江市| 吉木萨尔县| 措勤县| 石台县| 正定县| 乐安县| 太保市| 内乡县|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