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三十六發,二十九中-《織明》
第(1/3)頁
鎮朔將軍府中堂偏廳內,勇毅軍的后勤大總管吳志忠直到這時才說了真話:“大將軍,咱六營將士的火器,已基本配備到位。
現今庫里還余云州二式銃近五千桿,且若是將其他火炮暫緩制備,全調來制造云州銃,每月至多亦可造出近千桿之多。
我適才因未知將軍心意,故而沒有將實數報給祖總兵他們知曉。”
張誠笑著道:“老吳也學鬼了啊!”
眾人也都大聲笑著,片刻后,張誠才又說道:“這批云州銃,原本是留給王樸與李輔明的,不過現如今能換薊遼鎮的銀子,又何樂而不為呢?”
老將郭英賢也是大聲說道:“哼。祖家在遼鎮一門獨大,豪富一方,這些年不知貪墨了多少遼餉,如今想買咱的新式火銃,可得真金白銀的來換才成。”
張誠笑而不語,王元景在一旁卻接言道:“吳三桂如今已繼承祖家衣缽,儼然成遼東之主一般,雖與我各守西東,互不相擾,又可互為奧援。
然遼鎮兵馬有朝廷遼餉供養,而我勇毅軍卻只得半餉,此為朝廷之不公,雖有財力枯竭之情,但這般厚彼薄此,與我本就不公。
誠如郭老將軍所言,他遼鎮要想買我的銃炮,可得吐出些銀子來才好,我勇毅軍駐鎮城各營的營房校場,還有未來講武堂等所需銀錢,何其巨大,正可借此來彌補這些開支。”
劉敏慎這時卻發表了不同看法,他道:“大將軍志存高遠,非固守一地之豪強,乃拯救天下蒼生,重振大明河山之一代豪杰。
因此,不該過于計較眼前之利,而是將目光放遠,統籌全局,謀劃將來,學生覺得賣銃炮給遼鎮各將,這銀子固然要收,卻也不必過于計較。
不過,我云州匠營所制銃炮可以外售,然定裝子藥既不可白送,亦不可將制備之法傳于外人,此方為關鍵所在。”
“著啊!”
郭英賢當場擊掌喝彩起來,吳志忠也看著劉敏慎笑咧咧地說道:“要不咋說讀書人彎彎繞多嘞,這不光是想事多,關鍵是全念在點子上哩。”
眾人又接著議了些別的事情,便各自告退。
…………
宣府鎮城東南勇毅軍威遠營駐地,到處都是往來忙碌的工匠和丁壯,也有許多軍士一隊隊的在其中往來忙碌。
看著眼前這樣熱鬧的景象,謝四新、張斗、祖大弼等人都是有些震驚。
“驅使這些軍戶干點活,還要發給銀子,永寧伯可真是吃飽了撐的!”
錦州鎮守總兵官祖大弼私下對劉肇基、曹變蛟、吳國貴等人發起了牢騷,他對張誠還給干活的軍戶們發工錢,似乎十分的不理解。
可謝四新與張斗卻與他的看法并不相同,驚訝于張誠的大手筆,在他們看來這或許也是張誠能夠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他們二人都十分清楚,張誠雖為宣鎮總兵,又貴為永寧伯爵,但在宣府鎮內卻仍然是一個新發跡的后起之秀。
并不似祖家在遼東十余代經營之下,已然成為遼鎮第一大將門,完全可以力壓其他地方軍頭勢力,行事自然也說一不二。
就算現在權柄移交到了吳三桂的手上,但其核心力量仍然是數代經營下的祖家軍勢力,其在遼鎮已經是無人可以撼動。
但張誠在宣鎮的情況卻有所不同,他家雖也是世襲的將門,卻人丁凋零,也沒有如何出奇的人物,直到他父輩才出了張巖這么一個參將。
而張巖也在壯年便殞命巨鹿,張誠也在這一瞬間永遠失去了自己在這個世界里唯一的靠山。
此后,他的每一步都是靠著自己努力來達成,雖然如今手握數萬忠誠的精銳戰士,但其真正崛起的根基卻是在北路與東路,鎮城這個地方還未曾被他掌控。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張誠選擇了一條極簡的開局方式——“金錢開路”!
永寧伯借著建設三大營駐防營區的理由,一舉征用了幾乎整個宣鎮的工匠,以及鎮城周邊的所有丁壯。
這些工匠和丁壯每天都在給永寧伯干活,他們吃著永寧伯的飯,又領著永寧伯給發的工錢,時日一久,其心里自然會念著永寧伯的好處,直到歸心于永寧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旅游|
吴桥县|
吉水县|
陆良县|
茶陵县|
德格县|
松江区|
麻栗坡县|
中牟县|
乌鲁木齐县|
大连市|
札达县|
凌海市|
临邑县|
乌拉特中旗|
青浦区|
偃师市|
灌南县|
监利县|
阳东县|
株洲县|
漳浦县|
文昌市|
华坪县|
奉节县|
南华县|
云南省|
定西市|
大竹县|
桐梓县|
五寨县|
泾源县|
钟山县|
崇州市|
突泉县|
尉犁县|
雅江县|
崇义县|
依安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