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七章:為大將軍身前擋刀-《織明》


    第(2/3)頁

    而記功折罪就顯得有些特別,其意就是將自己的軍功記入名冊,暫時不領封賞,以為今后折抵罪過時使用,比較類似于存錢在銀行的感覺。

    這一系列的軍功改革,極大地激發了宣府軍將士想要獲取軍功的熱情,但光靠獎賞激勵終究難以維持長久。

    在宣府軍中,與軍功賞相對應的便是處罰制度,張誠對于麾下的要求更是嚴苛,雖然平時不欠軍餉,且吃得也比別鎮兵馬為好,三日內必有肉,但軍規軍紀也比別鎮更為嚴格。

    正是在張誠一手大方封賞,一手大棒懲罰的制度之下,再加上裝備精良,操練有素,才使他所率領的宣府軍成為了大明第一強軍。

    而今,他更發現自己治下的軍民百姓們,都以成為自己麾下一名戰士為榮,甚至哪一戶中有男丁在永寧伯麾下當兵,都是他們炫耀的資本。

    不止民間對官兵的看法改變,由最初的鄙視轉換成了如今的仰望,就連宣府軍內的那些英雄也被戰士們所崇拜,成為他們爭相仿效的對象,并暗暗發誓下一次自己也要拼力殺敵,爭一枚勛章回來。

    …………

    正是看到了勛章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張誠才想起來后世的軍銜制度。

    軍銜是軍人的一種榮譽,軍銜制是以軍官的職務、資歷、貢獻、才能等綜合因素作為評定標準,并依此來決定將官們的軍銜晉升。

    同時,軍銜制度也能夠進一步理順軍官的編配關系,還能極大地增強將士們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更可以提高軍官的素質,以加強對軍隊的指揮、管理、保障和協同等方面。

    不過,對于此時的大明官將們來講,軍銜制度還是有一些超前了。

    大明朝其實也是有散階與勛官制度,其與后世的軍銜制度略有相似之處,但卻又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明朝的散階屬于榮譽稱號,指無固定職事的官員品階,授予官職時同時授予的虛銜,很像是后世的軍銜,一稱散官或階官,指獲有散階的官員。

    而且大明的散階和勛官都是有文武之分,如文散階有四十三階,武散階有三十階,而文勛官也有十階,武勛官更是有十二階。

    其不但有文武之分,更名目繁多,操作復雜,而最大的問題是無論散階,還是勛官,都屬于國家名器,非是張誠可以拿來隨意授予部下將官們的。

    所以,他才想到了利用后世的軍銜制,來實現自己進一步提升部下將士榮譽感,并使將官們的職務、資歷、貢獻和能力相匹配,加強對部下將士的指揮、管理與保障等。

    但他的這一舉動卻使得大家隱隱有一絲擔憂,恐有私設官名、私授官職的嫌疑,一旦被有心之人偵知,上表章彈劾又當如何是好?

    大家之所以有反對的意見,其出發點也是為了張誠好!

    畢竟現在都已經緊緊地拴在了一條藤上,永寧伯張誠作為這一團隊的領頭雁,他的一舉一動已經關乎整個團隊的榮辱與存亡。

    已經獲取到了既得利益的人,自然是不希望張誠再冒險行事,以免影響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生死存亡。

    當然,也有一大部分人已經對張誠極為崇拜,甚至都產生出了無比信賴的心理,他們堅信永寧伯就是天上的“貪狼星”降世,專來拯救萬民蒼生脫離苦難。

    自打張誠前往豫省援剿闖逆大勝歸來后,在宣府地方上便開始流行起關于“殺破狼”的傳說。

    民間傳言說張誠就是北斗第一星“貪狼星”臨世,其性剛威猛,且胸有韜略,腹藏機謀,作事迅速而多進退之道,愛憎之心極重。

    這些都是張誠所具備的性格與能力,正暗合貪狼星之本命,而且他善惡表現不一,行事略帶偏激,又有一點喜怒無常之感,最明顯的還是過于迷戀桃花情色。

    如此,豈不坐實了張誠就是“貪狼星”轉世的說法?

    另有一說便是貪狼星轉世后,一旦會吉曜,則主其富貴榮華,將來必定能夠徹底掌握軍政大權,名震天下!

    這也正是其麾下官將愿意舍命誓死追隨的緣由之一。

    人們更是紛紛傳言,如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之流,再加上此前已然伏誅的王二、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等賊一起,被形容成天上主肅殺之氣的“七殺星”下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博野县| 赣榆县| 洪泽县| 葵青区| 且末县| 德江县| 山西省| 墨脱县| 通城县| 兰考县| 宁武县| 威信县| 光泽县| 凤翔县| 长岛县| 元朗区| 乐业县| 台北县| 承德县| 镇江市| 惠安县| 武隆县| 临沂市| 益阳市| 乐昌市| 周至县| 凉山| 潞城市| 公主岭市| 祁东县| 昌乐县| 宁南县| 昭通市| 德阳市| 西平县| 温州市| 太湖县| 呼伦贝尔市| 樟树市|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