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吳三桂與張誠-《織明》
第(1/3)頁
神機營副將符應崇表現得十分賣力,他在河岸邊大呼小叫著指揮炮營中的各人,將那些輕便小火炮固定在木排炮座上。
火藥因怕被河水打濕而無法使用,全都擺在河岸之上,即使那些作為炮座的木排,已經高于河面一尺有余,符應崇應是不敢完全相信。
同時為了減輕作為炮座所使用木排的負重,上面布置的各火炮所需炮子,也大多擺在河岸上的平整處,隨用隨取。
此次,神機營炮軍可是戰斗的關鍵,他們需要利用己方的優勢,完全壓制對岸清軍。
使吳三桂的寧遠軍可以順利登岸作戰,奪取河岸,建立前沿陣地,以便使得更多的明軍將士能夠渡過河去。
女兒河南岸隨處可見一些伸入河里的碼頭,這些都是臨時搭建,以方便軍士們快速登船,畢竟天已入冬,若是涉水泅渡,人也受不了。
沿著這些臨時碼頭停靠著許多大小船只和木筏、木排,尤其是前面那些船只和木排上,更都是固定了一門小佛郎機或是百子銃在船頭處。
這都是明軍水戰常用的戰法,只是駐扎北方的明軍已常年不習水戰,這也是臨時才想起此法,準備渡河作戰的三鎮兵馬才行動起來,為合適的船只加裝小火炮。
雖然除了那些合用的小佛郎機炮外,其他各炮因在小船上騰挪不便,難以繼裝之遙,所以只能打射一輪,但有也總比沒有強。
就算這些臨時加裝的小火炮,只是拿來壯壯膽子也是好的!
隨在吳三桂身畔的中軍參將吳國貴,向他請示是否可以讓軍士們先用早飯,吳三桂看了看時間才是卯時,便讓吳國貴傳令各營,遞次用飯。
這吳國貴可不簡單,他此時也才二十出頭,雖然作戰勇猛,又治軍極嚴,更頗有韜略,然也就是在吳三桂麾下,才能如此年輕便被提攜起來。
其實,吳三桂與張誠一般,都極為喜歡提拔麾下的年輕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就是年輕人好用,他們既忠誠、又十分聽話。
而反觀上了些年紀的那幫子老將,一個個的脾氣都十分的大,還有一些則很固執,對于軍令很多時候,都會質疑一番,完全沒有年輕人那般服從。
吳國貴便是被吳三桂提拔起來的第一批年輕將領,所以他對吳三桂也是感恩戴德,十分的忠誠,執行起吳三桂的軍令,也是不折不扣。
在那個未曾錯亂的歷史中,吳國貴追隨吳三桂一路征戰,一直打到緬甸,活捉大明最后一個皇帝永歷帝,而他更是作為行刑人之一,用弓弦將永歷帝父子統統勒死的人。
后來在三藩之變的時候,他更被吳三桂任命為金吾前將軍,與另一猛將夏國相率領吳軍步兵、騎兵作為先鋒攻占貴州。
不過,這一世的大明有了張誠,吳三桂也好,吳國貴也罷,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機會再一次打到云南,打進緬甸!
…………
女兒河匯入小凌河處南岸邊,有一處搭建得十分堅固的木頭營帳,其下半截還是夯土的墻基,中間每隔一段距離就立起一本圓木。
就連頂棚也是一根根大木搭起,外面更是罩著兩層厚厚的氈布,如果不打開東西兩面的通氣窗口,竟連一絲威風都吹不到這營帳內。
這里正是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的前沿指揮所,作為臨時帥帳,此間的物品也是一應俱全,所需所用皆無須再回大帳中取。
而今,這座寬大的營帳內還燃著兩個炭火盆,上面溫熱著一些酒菜,吳三桂與陳九皋二人,還有副將祖大樂與符應崇,正在這里用早飯。
陳九皋與符應崇沒有那么大的壓力,這一戰他們只是在后面負責打炮,無論勝敗如何,他們都不是很放在心上,此時吃得也很是安穩。
可吳三桂與祖大樂二人,雖然不怕與奴賊作戰,但今日之戰對于他們而言,可是意義重大,此次離開寧遠前來松山所為不就是今日——援解錦州,救祖大壽出圍的嘛?
就在他們邊吃邊聊之際,忽聞軍帳外「嗵」的一聲號炮傳來,接著就是一陣稀稀拉拉的鑼聲,符應崇先是一驚。
然他隨即便聽祖大樂說道:「頭一發號炮,當是白廣恩那邊開動啦。」
吳三桂不以為意,他舉起手中的小酒杯,對陳九皋與符應崇道:「今日還有戰事,不能陪二位將軍盡興,待戰事稍歇,三桂在錦州城下,再與二位將軍痛飲。」
陳九皋這時也稍微收斂了些,他并未一飲而盡,卻是與吳三桂一般,都是淺嘗即止。
這時,就聽軍帳外一陣急促的蹄聲傳來,接著便是吳國貴的聲音響起:「稟報大帥,總督行轅發了號炮,薊鎮白總兵所部已開始猛攻對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德化县|
平舆县|
杭锦旗|
东明县|
台中市|
扎赉特旗|
天等县|
水富县|
芜湖县|
长垣县|
华池县|
高清|
安泽县|
阿鲁科尔沁旗|
泌阳县|
永新县|
灌云县|
内乡县|
余姚市|
轮台县|
中山市|
文登市|
福泉市|
漳浦县|
玉田县|
自贡市|
惠州市|
昆山市|
尼勒克县|
义马市|
九龙城区|
南岸区|
关岭|
济宁市|
伊春市|
红原县|
河东区|
丰原市|
石台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