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援軍快些來吧-《織明》
第(1/3)頁
廣袤四野間潰兵民夫哭叫聲形成的聲浪,是如此驚心動魄。
直聽得寧遠總兵吳三桂頭皮一陣發麻,腦門似乎都要炸裂開來,他全身也不由自主的顫抖。
吳三桂雙目血紅,腦門上更綻起粗大的青筋,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在心中暗想:“不能亂,寧遠軍不能亂!”
此刻,他寧遠軍將士已布列成三個方陣,他們呈倒三角形排列,在西面南北兩端各有一個方陣,相距不足二里,而在這兩個方陣中間位置向東二里外,還有一個方陣。
在前面兩個方陣的中間位置上,就是吳三桂正兵營所在,他們結成了一個園陣,以應對韃子隨時可能發起的攻擊。
之所以如此結陣,主要還是為了擴大戰場受敵面積,兩個方陣加一個園陣頂在前面,無論韃子全力攻打何處,另外兩營兵馬都可伺機支援。
而后面的那個方陣,除了為大軍守護輜重外,還可在戰事膠著之時,作為生力軍突然出擊,支援前方各營作戰。
縱觀現集于遼東的大明各鎮兵馬,恐怕也就只有張誠與吳三桂敢于如此布陣而戰。
畢竟他們情況相似,所帶領的麾下軍將都是比較齊心,相互之間有著很強的信任感,逢戰之際,可以互為犄角,互為依靠,互為奧援。
當然,或許張誠所部比吳三桂這邊更強一些,主要還是勝在宣府軍各將在張誠的運作之下,已然成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分散開來,各不相統屬的一個個小團體。
宣北軍可以說是作為宣府軍一個基礎和樣板的存在!
他們在組建之初,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有軍士都知道全軍唯一統帥只有張誠,至于各營的主將,在他們的眼中只是大帥派來帶領他們打仗的而已。
雖都很尊重自己的上官,但這也只是源于軍法軍規的要求,而作為全軍唯一統帥的張誠,才是他們唯一崇拜的偶像。
就算有些將士與自己的上官接觸日久,甚至暗暗發誓,自己今后也要努力成為像他們那樣的軍將,但在他們心中還有后半句話:為咱家大帥打天下!
而反觀吳三桂這一邊,幾乎都是靠恩養才留住的家丁,他們勇則勇爾,但也只聽命于吳三桂一人,旁的將領根本就無法指揮調用。
再有聚集于吳三桂身邊的各營主將,除少部分是自他的家丁隊中提任,許多都是靠著利益交換和各種姻親作為紐帶聯系在一起的。
雖然看上去,眾人皆以吳三桂為尊,其內部也是號令統一,上下同心,然他們的根本還是在于利益紐帶,只要吳三桂能夠保證并保護他們的利益,便沒有問題。
可如此結合出來的軍事集團,必然無法與擁有堅定信念的宣府軍相比,如今在宣府鎮內各地都流傳著宣北地方如何富庶安定。
宣北已成了大家紛紛向往的地方,而張誠也因此成為了麾下軍士們心目中的希望,他們一致認為是張誠的到來,才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因此,以宣北軍為基礎骨干組建起來的宣府軍,也必然會繼續以張誠為中心,緊緊團結在一起。
就算有些人也可能會因為這樣或是那樣的原因,在中途生出貳心,又或是有了別的想法,但只要張誠還坐鎮宣府,他們便不會得逞。
畢竟他已然成為宣府軍的主心骨,而非是靠總兵之職,壓制住麾下眾將,張誠靠的是能力,給他們的是希望。
在宣府軍中各將及眾軍士們眼中,只要跟在大帥張誠身前身后效力,自家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好,自己也會因功受賞,將來拼出個一官半職并非難事。
如此,還有何人能在宣府鎮內掀起風浪?
即使有一個半個不開眼,想在宣府搞點事情,除非他們能一擊即中,直接將張誠及其身邊的親信全部鏟除。
否則,即使除去張誠,那些憤怒的親信將領和軍士們也會將兇手和主謀之人,斬盡殺絕,同時還有極大可能會從內部產生繼承人,以發揚張誠之遺志!
而吳三桂這邊因是靠著相同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又在各關鍵位置的人員上進行各種姻親為紐帶,進一步拴牢對方。
這種權力結構,看似緊密且牢固,可一旦利益受損,便會出現裂痕,甚至很快就分崩離析。
若是出現意外,如吳三桂突然遇刺身亡,又或是被問罪之類,他們很可能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而尋求妥協,甚至會重新分配利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周宁县|
嘉定区|
筠连县|
马边|
合肥市|
阿拉尔市|
武城县|
延寿县|
平武县|
磐石市|
迭部县|
潞城市|
绥滨县|
集贤县|
东平县|
广州市|
大竹县|
安图县|
安丘市|
揭阳市|
沾益县|
祁连县|
彩票|
鄂托克前旗|
鹿邑县|
德化县|
沛县|
垣曲县|
西城区|
义乌市|
衡山县|
繁昌县|
陈巴尔虎旗|
榆树市|
长阳|
博湖县|
拉萨市|
九寨沟县|
江永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