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宣北軍自請出戰-《織明》
第(1/3)頁
務達海,全名為愛新覺羅.務達海,乃是滿洲老奴努爾哈赤之親侄,誠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之第四子,隸滿洲鑲藍旗。
此時,他被奴酋黃臺吉封為三等輔國將軍,官居清國刑部左參政之職,授滿洲鑲藍旗的梅勒章京隨睿親王征伐錦州。
他曾多次追隨黃臺吉、多爾袞、岳托等奴酋征伐大明,入侵大明內地,可謂是清國的功臣戰將,但在大明這一面他確是個惡行累累的魔頭。
大明宣鎮游擊匡永忠所部遭到務達海率領滿洲鑲藍旗韃賊的突襲,本是且戰且退,怎奈韃賊多以騎兵為主,又攻打甚急,確是損傷較重。
他們因為要護衛大軍左翼多在山嶺丘陵間行進,即使是輕式戰車也行動艱難,所以只有一些獨輪車隨軍同行,就算是小炮也配備不多。
突然遭遇韃賊騎兵襲擾,倉促下結陣防守,卻被韃賊騎兵突破,他們且戰且向西北方退卻,最后付出了四百余人的傷亡,終于在一處丘陵上依托樹木結陣固守。
他們掩身在一小片樹林內,憑借著有限的銃炮與韃賊對射,相互都有傷亡,期間韃賊也發起數次步陣沖鋒,都被他們奮勇擊退。
而前來救援的都司唐先成部兵馬本來已是十分接近,眼見就要與匡永忠部連兵一處,卻又被韃賊務達海親領虜騎切割開來。
雖因此未能與匡永忠部匯合,但他們相互配合,互為犄角,卻也堪堪抵住務達海所率韃賊的攻擊。
就在此時,正白旗甲喇章京羅碩領千余虜騎疾沖而來,戰場形勢也因此瞬間逆轉。
他們這千余韃賊精騎生力軍,猶如下山猛虎似的,無一絲停頓,直直殺入匡永忠的步陣之中,使其不斷向西北方退卻。
匡永忠雖極力維持著軍陣不潰,但卻已無力抵擋韃賊攻擊,直到退入現在這處丘陵之上,才憑借地勢與樹木之利,堪堪守住陣腳
他麾下近三千的步卒卻也是傷亡慘重,脫離戰斗的兵士已近千人,其中有近五百皆戰亡,余下都是傷員,現被護在陣內
匡永忠之所以在不斷潰退中,還站穩陣腳,其實全賴于唐先成所部幫他頂住了大部分壓力。
唐先成麾下的兩千五百步兵與游擊何振雄的步營一樣,都是宣府總兵楊國柱在巨鹿之戰后,精心募選操練出來得精兵。
他們的盔甲雖略有不足,但所操器械在宣府鎮地方,已是僅次于張誠宣北軍的存在,更何況在日常營操一事上,楊國柱也很是上心,時常親臨校場指點。
楊國柱麾下這兩營的五千新軍所欠缺,其實只是戰陣廝殺經驗的不足而已,相信經此一戰后,也不是不能成長為一支鐵血強軍!
正是因于此,羅碩率領的正白旗生力軍沖開匡永忠步陣后,并未繼續與他糾纏,而是率領韃賊虜騎直接沖向了唐先成部
也是幸虧他們新軍平日營操之利,唐先成在發現匡永忠部被沖亂后,立即組織麾下兵士加強了那一面的步陣,這才堪堪抵住虜騎沖擊。
但匡永忠所部退卻后,羅碩所部虜騎卻留下來對付唐先成的新軍,使他壓力陡增,但好在他營中銃炮還算犀利,勉強抵擋,步步為營,緩緩向西北移動,想要與匡永忠靠近,以互為依托。
清國恭順王孔有德策馬立在山崗下,他身前六名全身披甲的騎士持著大盾守護,而在其身后則是二百余手持火銃的天佑軍將士。
洪承疇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唐先成何必如此固執,如今的明國皇帝昏聵,朝官大臣個個貪鄙成性,暗無天日,民不得活。
反觀我大清國上上下下,一派朝氣蓬勃之象,君明臣賢,四方皆服,我勇士鐵蹄踏處,無不戰栗潰逃,不日也將要入主中原,得續正統。
今幸得和碩睿親王愛惜唐先成大才,不愿一代名將,殞身于此,特命孔某前來再再苦勸,待唐先成如此者,惟睿王一人爾。”
他咽了口唾沫,才又喊道:“瑞王爺有言,只要唐先成愿棄明投清,不惟仍可繼續統帶原有兵馬部曲,拜將封王亦非難事。
孔某也十分敬佩唐先成威名,這才自請前來陣前好言相勸,還望唐先成能做識時務之俊杰,莫要寒了睿王愛才惜才之心。
他見楊總兵立身不足百步之外的山崗邊上,雖未發一言回應,卻也不似前兩次那般張口辱罵自己,不由覺得事有可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徐汇区|
宜黄县|
丰宁|
贵溪市|
绥阳县|
吴桥县|
灵山县|
宁南县|
聂荣县|
长白|
延安市|
永吉县|
常州市|
建湖县|
南安市|
休宁县|
淮南市|
万安县|
华安县|
黔西|
闽清县|
武山县|
荣昌县|
光山县|
额济纳旗|
晋中市|
平利县|
韶山市|
托克托县|
卢龙县|
兴海县|
汝州市|
成安县|
遂平县|
方山县|
大港区|
黔西县|
四子王旗|
顺昌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