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七章:愿兩國邦交永固-《織明》


    第(1/3)頁

    朝鮮國三道水軍統制使柳琳,此時已是年近六十的老將,但他乃武舉出身,雖身材略顯矮小,卻很是精壯強干,全無老態龍鐘之狀。

    這時,他身上穿著朝鮮武官袍服,雖與大明武官常服頗為類似,不過,他們的腰帶卻提得很上,與朝鮮國的女人裙子差不多。

    他的身后側站著一些文職書辦,個個都是身著袍服,腳著棉布軟底高腰靴,頭上戴著大檐帽。

    而身后的李仁瞻、趙后亮、林慶業等諸位武將,確個個都是身披盔甲,挺身直立,頗有些英姿。

    此時,見到清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陰鷙冰冷的眼神看來,柳琳與其他蒙古將領、漢軍旗各將、外藩蒙古眾將都是一般,個個噤若寒蟬。

    多爾袞的面上不動聲色,眼睛在他們身上打著轉轉,突然,停在了天佑軍統帥恭順王孔有德的身上,對他說道:“恭順王,天佑軍的紅衣大炮,最遠可以打幾里?”

    孔有德,字瑞圖,遼東蓋州衛人,原是鐵嶺礦徒出身,“長于弓馬,不識字”,天啟元年后金攻占遼沈后,投為毛文龍麾下部將,毛文龍死后,又轉投登萊巡撫孫元化。

    其后在崇禎四年時發動吳橋兵變,禍亂登萊、山東諸地,后明軍攻打甚急,孔有德與耿仲明轉而跨海投降后金,正是因為他們投降時帶著鑄炮的工匠,才使得韃賊具備了自行鑄造火炮的能力。

    奴酋黃臺吉聞訊后,喜出望外,親率諸貝勒出盛京十里相迎,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見禮”相待,仍以他為都元帥,耿仲明為副帥,安置該部于東京遼陽府,使之自成一軍,稱“天佑兵”。

    隨后的崇禎九年,奴酋黃臺吉改后金為大清國,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此刻,正領軍在松錦前線助戰。

    現在,他的天佑軍麾下炮隊兵士,就布置在西石門東側山腰處的娘娘廟炮陣上,他關心自己的部下將士,此刻心中也是緊張。

    因適才漢軍旗的石廷柱、馬光遠等人對他多有譏笑之言,孔有德先是瞪了石廷柱等幾人一眼,心下冷哼不已。

    他與尚可喜、耿仲明等幾個新投東虜之人,在清軍內部自成一系,與石廷柱、馬光遠等先期投虜的諸人,向來不和,且矛盾不小,平日就是明爭暗斗不斷,新舊之爭異常激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猗县| 邵武市| 金秀| 苗栗县| 贞丰县| 清流县| 昌平区| 江油市| 枣庄市| 华阴市| 吕梁市| 云安县| 石景山区| 汝州市| 西畴县| 阿鲁科尔沁旗| 通江县| 文化| 黑龙江省| 盐亭县| 罗定市| 龙川县| 北碚区| 拉孜县| 金昌市| 喀喇沁旗| 漠河县| 麦盖提县| 若羌县| 英吉沙县| 炉霍县| 衡阳县| 林州市| 延庆县| 义马市| 长治市| 甘泉县| 永城市| 原平市| 天柱县|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