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炮陣(求收藏、投票)-《織明》
第(1/3)頁
在陳九皋的指揮之下,山崗上的明軍炮陣已布設完畢,大小各炮正在緊張調試,校準射程與射界,清理炮膛、裝填子藥和炮子等等準備工作。
依神機營的固有戰術,這些火炮將布設在戰車排成的車墻之后,依據各炮射程分為幾個批次輪番發射,再以軍士手中的火銃和火箭車配合使用。
如此,遠近相宜,銃炮、火箭等各類炮火源源不絕,輪番轟射,直至來襲敵人前軍崩潰之時,列于炮陣后的騎軍,再密集沖殺而出,驅退殘敵,追擊以擴大戰果。
此種戰法形成于成祖北征之際,已在大明傳承了二百余年,所以說神機營的戰術還是很成熟。
只不過,每到王朝末期,許多前時成型的制度、戰法等等都會崩壞,神機營就在此列,現在的神機營已沒有能戰之騎兵,而只剩下躲在戰車后,膽戰心驚打炮射銃的火兵罷了。
就見炮陣上諸門火炮旁,都有好幾個炮手伺候著,觀測手、裝填手、清膛手等諸兵一一具備。
這些兵士中就屬那些觀測手,盔甲最為華麗光鮮搶眼,一看就知是勛貴子弟,因為他們的言語舉止之中,都有類似陳九皋、符應崇的味道。
紅夷大炮自萬歷年間傳到中國后,因其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并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當時便被福建地方有所仿制。
而后,由于遼東戰事頻仍,于天啟二年,以徐光啟為首的西法黨通過教會從葡萄牙人手里引入的火炮,被首次叫做紅夷大炮。
自此便開始了大批量仿制和改進紅夷大炮的進程,明朝仿制并改進的銅鐵復合版紅夷大炮,曾在葡萄牙裔東亞歷史學家托尼奧·安德拉德所寫的《火藥時代》中,被稱為“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而在大明朝廷內部,也認為紅夷大炮的觀瞄與打射之術,實乃軍國秘技,不可使北虜與東奴知曉,亦不可使內地流寇知悉,因此只讓可靠的勛貴子弟習練操用。
所以,在京中各營的炮手,多選自勛貴子弟與京衛各營子弟。
炮陣才剛剛布設完畢,余者神機營諸將士,則手持精良的魯密銃,列陣于炮陣周邊的戰車之后,作為護衛之用,個個皆是衣甲鮮亮,威風凜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临江市|
贡嘎县|
桑日县|
海门市|
长白|
荃湾区|
漳浦县|
永和县|
博白县|
乌鲁木齐市|
来宾市|
锡林浩特市|
崇左市|
千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荔浦县|
中宁县|
奉化市|
治县。|
綦江县|
垣曲县|
景宁|
富蕴县|
农安县|
林西县|
吴堡县|
阿拉尔市|
汉阴县|
隆德县|
文山县|
容城县|
岐山县|
淮北市|
扎鲁特旗|
江达县|
商都县|
南华县|
泰和县|
盘锦市|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