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決心有多大?-《織明》
第(1/3)頁
八月初七日的一大清早,明軍各部就緊鑼密鼓的行動了起來,他們步卒、騎兵分別列陣,還有許多的輔兵和民夫、軍壯推著一排排攻堅器械,正源源不斷匯集到松山堡東面的曠野丘陵之上。
人叫馬嘶,哨騎呼嘯,鼓號之聲不絕,刀槍如林,旌旗似海,一個個整齊的方陣,有如海浪般不住的向前翻滾移動著。
宣府鎮(zhèn)總兵楊國柱麾下的宣府鎮(zhèn)一萬兩千兵馬全部出動,新任的參將郭英賢領有三千五百騎兵,隨在他的身后,而游擊何振雄與都司唐先成各領兩千五百步兵,分別兩側列陣,整齊踏步而進。
余下的三千多宣府軍士,則由另外一名游擊匡永忠統(tǒng)領,居于騎兵之后,在攻堅器械前列陣。
楊國柱自打巨鹿戰(zhàn)后,也奉命操練新軍,朝廷給他的名額也是五千之數(shù),由此可見,當今皇上對于張誠是如何看重,竟將他與宣鎮(zhèn)總兵一般看待,都給了五千新軍的名額。
受巨鹿之戰(zhàn)的影響,楊國柱也很看重銃炮等熱兵器,所以他這五千新軍中是清一水的火銃、火炮,并未編練騎兵,而以組建新軍為借口弄到的戰(zhàn)馬,則都給親將郭英賢的中軍騎兵了。
不過,楊國柱并未似張誠那般,窮盡辦法的自己打制火銃、火炮而是借用宣鎮(zhèn)總兵的地位,直接在鎮(zhèn)城及各處府庫中提取使用。
如此,其銃炮質量自然就殘差不齊,無法與張誠麾下云州匠營自制的相比,且其新軍之操練也較宣北軍差了一籌。
就算這樣,楊國柱麾下新軍的軍容也已叫諸將艷羨不已,他們個個都是青壯的精神小伙,面色嚴肅,一水的云翅盔,少量長槍兵皆著紅色齊腰甲,紅青交加,色感動人。
而火銃兵,肩扛著一桿桿的鳥銃,全部穿著紅色棉甲,望之有若火云,還抬、拉著一門門輕便小炮,雄赳赳氣昂昂的邁步而進。
楊國柱的宣府大軍,于大陣的正前結成陣勢.分為中、左、右、后四部。
山西總兵李輔明磨下只有五千余大軍,內騎兵更是不足兩千,多是步兵,且盔甲軍械都有些破舊,他們布陣于楊國柱的宣府軍陣左側,看上去好似助攻的兵馬。
他自家的人馬就是中軍那兩千多人,內有家三百多人,余下也多為騎兵,只不過有五百五雜兵,平日里就是幫著喂馬、做飯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遂昌县|
佛坪县|
湘潭县|
象山县|
宕昌县|
邵武市|
高阳县|
南澳县|
三江|
汾阳市|
毕节市|
静乐县|
开阳县|
靖边县|
玉龙|
安福县|
成都市|
沙湾县|
平遥县|
筠连县|
西和县|
呼图壁县|
东港市|
丰镇市|
通榆县|
呼玛县|
延吉市|
靖江市|
杨浦区|
岳普湖县|
亚东县|
桂阳县|
太仓市|
阜康市|
库伦旗|
西林县|
安吉县|
边坝县|
林州市|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