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一章:赤城營小旗杜如成-《織明》


    第(2/3)頁

    還兼理分巡道的事務,負有監督轄區內官將,問理刑名,禁革奸弊等職責,可謂責權重大,可以說正是張誠的頂頭上司。

    就連坐鎮在永寧城中,位居從二品萬全都司指揮同知的副總兵張國威,也是同樣受這位正五品兵備僉事的監督指揮,他也要客客氣氣的對待這位兵憲大人。

    另外,在赤城堡還駐有一位以保定府通判充任的宣府鎮北路管糧通判秦時錚,他雖然只是個正六品的小官,而且其責權也沒有東路管糧通判那般大,卻也負有監察整個北路錢糧調派之職責,卻也是不容小覷的。

    此時明朝在各處邊鎮除了總督、巡撫外,還設有戶部派出的正五品管糧郎中,他們受戶部直管,脫離與軍鎮、督撫各官將之外,只受戶部節制與管理。

    專職負責各處邊鎮的錢糧收取與支給,由于其掌控的是最為重要的錢袋子與糧袋子,所以雖官階不高,卻是極受各方尊敬,即使督撫大員對其也是客客氣氣的。

    除了設在鎮城的管糧郎中外,在宣府各路也相應的設有管糧同知或通判,不過,如東路和南路那般,有延慶州、保安州、蔚州等地方民政稅收,其收支皆歸管糧通判來決斷。

    這北路全部都是軍戶軍屯,所有收取的錢糧也是直接入了各處屯堡的倉廩府庫,各處衛所也有權自行支取使用,但管糧通判卻有監察職權,其責尤重。

    何況,大明各處邊鎮的軍屯幾乎都已是名存實亡,完全無法負擔本地方的糧餉開支,尤其是在募兵制盛行的今時。

    所以有近乎一半以上的糧餉,要靠中央或其他府州倉廩中解來,這部分官支糧餉如何分派該如何便是完全由這些管糧通判說的算。

    試想握有如此大權,又怎能不受各處軍將們重視,有些會做的管糧通判們,在地方上的權勢甚至不亞于兵憲大人們。

    …………

    張誠等五十余騎向東北方向上了官道,過長安嶺堡一路向北,經雕鶚堡、樣田堡等處城堡,均未行耽擱,只簡單打尖用飯。

    終于在四月二十五日黃昏時分,趕到了赤城堡前。

    在堡南約一里多有風云雷雨山川壇,從此處可以望見東面不遠即是赤城堡南校場,這校場的東側還建有火神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长宁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富宁县| 都匀市| 锦屏县| 柳林县| 桐城市| 黄平县| 民乐县| 临西县| 徐闻县| 丰原市| 黎城县| 进贤县| 内黄县| 泰来县| 玉山县| 永年县| 江源县| 通榆县| 衡水市| 富川| 卢龙县| 筠连县| 灌南县| 宁武县| 宣武区| 马尔康县| 丹寨县| 崇明县| 屯留县| 江油市| 乳山市| 株洲县| 辽源市| 梁河县| 灵武市| 汉寿县| 永清县|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