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七章:不怕喝倒了鉆桌子么?-《織明》


    第(1/3)頁

    自打張誠、楊國柱等人凱旋回到鎮城,接連幾日,坊間酒肆之中都是關于張誠的議論,更有一些喜愛出風頭之人,更是在鎮城各大酒肆之中,宣揚著張誠的各種傳奇。

    一些好事之人,更將張誠勤王事跡編成話本,開始在酒肆之間,傳頌評說起來,這一切連張誠都始料未及。

    見天光已顯暗淡起來,張誠叫上林芳平,那套準備送給楊國柱的盔甲,已經打包好放在一個紫木盒子中,由林芳平親自捧著。

    鎮城這邊,沒有宵禁,雖是天色已暗,街上行人仍舊很多,沿街各商家都已把燈籠點起,掛在了門前屋檐下。

    不愧是鎮城,宣府精髓所在,其繁華非其他各處城堡所可比擬的,鎮城這個地方,張誠還一直沒有時間詳細的了解。

    在整個大明北地,就沒有比它更大,更氣派的鎮城或府城了,可謂“京師鎖鑰”、“神京屏翰”,張誠想著,此處寶地,早晚要納入自己囊中!

    按理他自幼便在此地生活,對鎮城該是十分的了解,尤其是鎮城內的勾欄瓦舍,可誰又知道,現在的張誠在鎮城之內,卻是兩眼一抹黑,連各處官衙所在都不知曉。

    所以,每每出門都會帶著護衛在前面為他帶路,宣府鎮城,撫、鎮、部、道、管糧、理刑同知、各衛所、儒學等官同在一城。

    此外,更有都指揮使司的管理機構,這里的都指揮使卻不止一人,然閑散的帶俸官多,管事的僉書官卻少。

    宣府鎮城中心為谷王府,由北向南,分別是鐘樓、鼓樓、南門上的拱極摟,十字大街都有牌坊,一般來說,南向多為官宦、豪門大戶、地主老財居住,街上也布滿官店與商鋪。

    鎮城北向,多是各級衙署,被命名“鎮朔樓”的鼓樓,每日依更擂鼓報時,內高近一丈,直徑三尺多的大鼓每每敲響,“咚咚”的鼓聲立時傳遍全城,戰時還可用于示警。

    鎮朔樓,是一座兩層檐歇山頂建筑,建在墩臺之上,通高八丈有余,南與南門的拱極樓,北與清遠樓,就是鐘樓,遙相呼應,是宣府鎮城內最高大、宏偉的建筑,因明永樂七年鎮守宣府總兵官被封為“鎮朔將軍”而得名。

    鎮朔樓前有東西大街,東大街為按院街,有巡撫衙門、按察院衙門,還有眾多的工場與倉房等。

    西大街則為戶部街,有戶部行司,內居大督糧郎中朱敏泰,此外還有戶部同知,通判人等,管理朝廷調撥的軍事與民用物資,監督地方使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广德县| 南宫市| 平谷区| 永靖县| 栾川县| 化德县| 桂平市| 沧州市| 香格里拉县| 金塔县| 渑池县| 盈江县| 瑞昌市| 正安县| 黄大仙区| 禹城市| 城口县| 萨迦县| 墨玉县| 长子县| 昌乐县| 蓬安县| 林周县| 江永县| 永春县| 兴城市| 浏阳市| 松阳县| 山东| 陕西省| 聂拉木县| 巴塘县| 道孚县| 金坛市| 清苑县| 云阳县| 图们市| 中宁县| 泰和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