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莫不是奴酋多爾袞-《織明》
第(1/3)頁
獲鹿,位于井陘關(guān)以東,距真定府城僅三十余里。
因其守在井陘道的河北一端,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要地。
自唐朝時起,就已是遠(yuǎn)近聞名的“旱碼頭”,古時即有“一京二衛(wèi)三通州、比不上獲鹿旱碼頭”的說法,被稱為“日進(jìn)斗金”之地。
正是與此,獲鹿地方頗為富余,城雖不大,卻也堅固,皆因扼守井陘咽喉出口,且為井陘兵備道駐下之地。
全賴城堅,人心歸一,眾志成城,才能固守獲鹿達(dá)五日之久。
城外清軍已然惱羞成怒,連日急攻,兵不稍歇,云梯撞車之物已不足為奇,逼被擄百姓挖墻根,引火燒城,堆土攀城等等招法無所不用。
劉氏與眾軍民日夜堅守,拼命奮戰(zhàn),翹首待援,惟盼魏知策能乞得援軍而歸,驅(qū)退韃虜,解獲鹿百姓危難。
…………
張誠率麾下騎隊過了滹沱河,便一路向南,沿途不時有清軍哨騎在遠(yuǎn)處窺伺,初時,只是五六騎的小隊,漸漸就匯聚成幾十騎的大隊。
大軍前行也十里多路程時,張誠傳令,以陳錚前哨為前鋒,左右兩哨為立時便策馬馳下官道,向兩側(cè)凍得硬實的荒野奔去。
以張誠與眾護(hù)衛(wèi)為中軍,承十字形騎陣,他們散的比較開,仍是策馬小跑著奔向獲鹿縣城。
在張誠部騎隊的后面,是盧象升、張巖、姜名武部的中軍,他們有步軍一起行進(jìn),速度就被拖慢了。
不過,張誠也不敢脫離大隊太遠(yuǎn),他也怕被清軍虜騎突然包圍,他與中軍一直保持著一里的距離,在前為中軍引路。
午時,張誠率隊來到獲鹿城北九里處一個名為霍寨的村堡,由于一直沿官道行進(jìn),此番行軍的速度還是頗快的。
這處村堡較為完整,除了一些房屋被拆毀,取走的內(nèi)里大木外,被焚燒之處極少,寨墻也較為完好,重要的是此村堡頗大,又靠近官道,很適合駐營。
在霍寨北不到一里處,又一條不知名的小河,向東匯入滹沱河的支流太平河,駐營此地,取水也是便利。
張誠仍是策馬在官道上,等候著盧象升的中軍大隊,陳錚的前哨與胡大可的后哨與張誠匯在一處待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神池县|
寻乌县|
扶绥县|
定陶县|
巨鹿县|
永登县|
滨州市|
达拉特旗|
永善县|
庆元县|
漠河县|
景谷|
荔浦县|
霍州市|
绍兴县|
安化县|
大庆市|
永泰县|
黄石市|
正阳县|
福鼎市|
中牟县|
永济市|
衡阳县|
珠海市|
泰州市|
怀宁县|
江都市|
宁蒗|
吴忠市|
长阳|
宜丰县|
洪泽县|
大同县|
迭部县|
上蔡县|
肥乡县|
兰溪市|
南川市|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