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分進合擊-《織明》
第(1/3)頁
大明崇禎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高起潛邀陳新甲、盧象升,會同各鎮總兵將官在保定城議定,分兵合擊高陽縣境的豪格部六千余虜騎。
一路盧象升部宣大軍直接進至高陽;一路高起潛部遼東軍先向安州方向進軍,伺機轉進高陽,合擊豪格;一路陳新甲部宣大軍,進至張登巡檢司南,策應盧象升、高起潛合擊豪格。
最后議定,各路大軍分別于十一月初九日前后,按既定路線出擊。
由于高起潛的到來,保定府和新苑縣合力從官庫挪出一些糧草,有從士紳手中募的一些糧草和牲畜,都于初七日送至高起潛軍中。
盧象升部分得糧谷三百石,生豬二十口,數量雖不算多,但也緩解了盧象升部缺糧的窘迫,他當即傳令麾下諸營初八飽食一日,休整一晚。
大軍于十一月初九日卯時,拔營起寨,全軍移往高陽縣城,尋虜騎一戰。
…………
此時的保定府清苑縣境內,浩浩蕩蕩行著一列人馬,他們大部分都是騎兵,大約近兩萬余人的樣子。
又是以行軍陣列展開,那片紅色盔甲與旗幟的海洋,似乎有一眼看不到盡頭的感覺。
他們按照大明的傳統,分為前鋒,中軍,中部,后路等四個行軍陣列。
一行人馬之中,宣鎮總兵楊國柱與他的中軍親將郭英賢率部下軍馬,走在最前面為前鋒,還打著一桿“前軍司命”的引導行軍大旗。
隨后他們后面,是游擊陳安統領的盧象升督標營,宣府參將張巖的宣府右翼營兩千余馬步軍兵,山西參將姜名武的兩千余馬步軍,合在一起為中軍。
再后面就是大同鎮總兵官王樸的正兵營為中部,最后由山西鎮總兵官虎大威所部正兵營為后路壓陣。
每路軍馬之間,相隔不到一里的距離,他們皆以數馬一排的隊列穩健行進,各色旌旗一桿跟著一桿,井然有序向高陽縣推進著。
昨日大軍在保定城下飽食了一頓,多日未見油水的軍士們也喝到了肉湯,他們的體力得到恢復,士氣明顯提升了不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镶黄旗|
安图县|
聂拉木县|
商水县|
西宁市|
定襄县|
庐江县|
绿春县|
台东市|
阿坝|
金乡县|
台东市|
台北市|
墨江|
桦川县|
抚远县|
邢台市|
哈密市|
桃园市|
奉节县|
那曲县|
巫溪县|
南平市|
辽中县|
临颍县|
伊金霍洛旗|
武平县|
白河县|
南川市|
建平县|
陆良县|
安福县|
综艺|
普定县|
逊克县|
溆浦县|
霍州市|
通山县|
乡宁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