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段墨名氣傳遍了青安國,但上百萬的人口的國家,也就不到二百人來求見段墨。 能來的,要么是走投無路了,要么是心懷理想,十分純粹。 當然也有聽說待遇好,所以來騙吃騙喝的。 這些人都在段墨的審核下露出了馬腳。 首先段墨有著被信息時代轟炸下的見識,很多古人缺失的書籍記載,現(xiàn)代學者都大部分都證論整合了。 古代很多書都是只有那么幾本,一些東西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都看不到。 段墨以前平時上網(wǎng)的時候東看西看,知識面對比古人簡直就是碾壓。 其次是段墨理工科的學識水平在那里擺著,一些東西即使他不懂具體原理,但也能判斷可不可行。 如永動機之類的東西,這個世界可能還有人研究,但段墨直接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當然如果真有研究永動機的,那估計也是個機械人才,段墨也會收下然后給其補補初中知識。 還有一點,則是段墨來到這個世界,一直就沒有停止學習。 從一開始在段宅,他就每天翻書,與朱先生交談。 到了學院也是看了許多修士相關的書籍,平日里更是將一些重要的現(xiàn)代書籍翻譯過來,這一年多下來段墨的知識儲量也是上升的不少。 而且在見這些投奔者之前,段墨還從藏經閣找到一本《職場面試詳解》,就這樣技巧性的能力也有了。 通過面試段墨也確實發(fā)現(xiàn)了許多人才,有法家的,墨家的,還有農家的…… 道家的則是一個沒有,因為稍微有點能力的道家,那都是很厲害的修士了,他們看不上段墨這待遇…… 另一個讓段墨有些吃驚的是法家,法家在這個年代那都是帝王之術,因為沒有領民沒有實力根本就實行不了。 這名法家是個30多歲的中年人,名叫霍無山。 他的思想顯然是法家初期時的模樣,對于法條規(guī)定極為嚴苛,充滿了以暴制暴的意味。 段墨聽了后覺得他確實是個人才,便將其丟給了朱先生,讓他兩辯論去了。 之后的墨家則是來了一大群人,這些人各個都是機械大師,制作的各種復雜機械異常精巧,段墨看后心中大喜。 隨后段墨將呂學文招了過來,讓其先給這些人普及一下初中物理與高中數(shù)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