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去的路上,張云一路練習“輕功”,把山坡溝壑、巨石大樹全部利用好。 但只能根據之前摸索的烏鴉飛行發力方式,棺材里的那些線條之類,并沒有給他任何的啟示。 張云本來看時間還早,想要去撈一批魚在村里便宜賣了,算是回饋鄉親們一點福利。 但考慮了一下,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養的魚被李兵偷過很多次,數量少了很多,前段時間才加的魚苗。已經給大家賣過一批了,如果不斷有魚可以賣給大家,又大條又便宜,肯定讓人懷疑了。 要么懷疑他是什么激素催長,所以魚長得又快又大。賣那么便宜,還不敢拿去街上賣,能沒問題嗎?肯定是有激素! 要么是懷疑這魚塘非常好,明年就更多人搶著砸錢承包了。 “看你弄得一身都臟了,飯菜留在鍋里,你自己吃了休息一下。” 張福看到兒子早上出去下午才回來,衣服都弄臟了,很是心疼,這人參也不是那么好挖的啊。 “下午是蒔田嗎?”張云洗手吃飯,看到老爸弄了兩籮筐秧苗泡著水。 “我去就好了,你休息一下,翻山比插秧更累。” 張云笑道:“你下地蒔田,我在加休息,別人還不罵我呢。” 張福想想也有道理,不會當面說什么,背后也會議論的。“先種了這一季吧,下年弄少一點地。” 蒔田就是農村的插秧,也插田、蒔秧。種子培育的秧苗,是密集在一塊水田里的,養分是不夠的。一般秧苗漲到3、5寸即可移栽,讓水稻保持一定的生長空間,才能正常的生長。 一般來說,秧苗插得很均勻,橫豎都成直線,那樣收割的時候也比較方便。但光靠眼睛看,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很小的地)。 這個時候,就需要先做標志。用一種綁著繩子的工具,往田埂兩頭拉直,插入到田里面,再跟著直線的繩子,沿途隔兩三尺插一個秧苗。完成一排標記之后,再兩頭用一米多的標桿量一下,把標繩移過去拉直。 重復這樣的動作,就等于在水田里面畫出了一排排的間距,每一排一個人。常見的是在一排里面插五行(加上標志那行),單數是方便兩只腳均勻分開,讓腳印落在在一二行、四五行中間。年紀小一點的可以減成四行、手長的也可以六行等。 稻田是先用粗大的犁深翻過泥土,再用耙把土耙均勻平整了,水是沒過一點就好了。 所以插秧是往后面退步走的,那樣保持腳印在兩行中間,如同踩出兩條溝,秧苗別插到腳印里面(也插不穩),插完效果就是完好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