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海外飛地,無論如何堅守,也有被攻破的一天,宋巡不愿在這處死地耗費過多的有生力量,人命很寶貴,華閭城沒有想象中的這般重要。 此外,宋巡這次水攻敵軍,夾雜著各種污穢的激流涌入城池內,沒有個把月時間根本清理不干凈。而這段時間又恰是潮濕的霉月,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華閭城附近地區(qū)必然爆發(fā)瘟疫。 瘟疫這種東西,即便是宋巡統(tǒng)率的宋軍在趙昕的刻意關照下,都配備了軍醫(yī)和大量藥物,可是一旦爆發(fā)大范圍瘟疫,就憑這點軍醫(yī)和藥物,根本不頂事。沒有死于沙場,反倒死于病魔之手,真是窩囊,這種事情還是讓交趾軍去嘗試吧。 這是宋巡選擇撤離華閭城的主要原因,而選擇調派精兵直奔升龍城,宋巡也不認為就靠這點人馬能夠打下升龍城,白日做夢也沒有這樣做的。 這支精兵的主要任務,是驅趕升龍城附近州縣百姓涌入升龍城,使升龍城的秩序變得混亂。如此一方面有利于奸細滲透進入升龍城,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消耗城池內的糧食儲備,方便來日的總攻。 再有,交趾各地百姓放棄今年春耕及播種,紛紛逃亡,那來年如何度過。如此循環(huán)往復幾年,交趾能夠堅持幾年,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如是而已。 經過宋巡的思想工作,軍隊開始逐漸自華閭城內撤離,帶著大量俘虜及繳獲物資上船,經紅河入海,一路北上廣州城。 而宋巡自身則是率領留下的軍隊,在目送船只離開后,即奔赴升龍城。至于人數,并非宋巡計劃之中的一千至三千,而是有五千之眾。 宋巡可是對交趾之戰(zhàn)的最高指揮,本來他選擇留下的時候就是一片反對之聲,要是只帶少數精兵,萬一折損在戰(zhàn)場,可是莫大的損失。真要是那樣的事情發(fā)生了,那南征以來的一切戰(zhàn)果都將被抹去,交趾說不定還會趁大宋損兵折將之際反攻。 于是乎,人數就被一步步增加到了五千。 不過管他是三千之眾,還是五千之眾,任務都是一樣的,宋巡分兵數路,自己親率四千攻滅沿途州縣,其余則是分出十只百人隊,只為營造出宋人無處不在的聲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