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道人那一雙似乎能夠看透星辰生滅,將萬事萬物納于心中的眼眸里浮現出了驚訝之色,但緊接著他卻又嘆了一口氣。 整個人的樣子,就好像是看到了一個天縱奇才之人卻意外地誤入歧途了一樣,臉龐上充滿了濃濃的遺憾之色。 “寧道兄的自然之道固然是相合天地之道,可當年不依舊敗在了那個嬴氏小兒手上,這些年來也因此受盡了冷言冷語嗎?” “雖說道兄你這些年修為大有精進,但在這不擅殺伐的自然之道尚未大成之前,連石之軒這種幻術小道之人都能跟你平分秋色,這簡直是莫大的侮辱!” “若我等修道之人修行不能修出一個順心如意的話,這道法修了又有何用呢?寧道兄可不要忘了,修行本就是與天相爭之事,又怎么可能沒有半分違逆呢?” 一個年齡與老道人相仿,只是眉宇之間要多了幾分滄桑和威嚴之氣,身上穿著一件黑白色道袍的老者在這一片幾乎被完全禁止住的天地中浮現出了身形。 以陰陽之道剝奪自然生機,強行將周圍萬物生靈定格于一瞬,這普天之下能夠單憑陰陽之力做到如此地步的人,除卻正在武當山上的老神仙張三豐之外,天下間唯有一人有此能力: 天下道門中公認的三大真人之一,大宋帝國的前任國師,黃裳! “同修陰陽道法,張道兄就更懂得順應自然天地之理,哪怕是大明國滅,他老人家也從未有過半分插手的意思” “自當年收劍入武當之后,張道兄永遠都是高坐于山中坐看紅塵是非,不理世俗紛擾,真乃我輩修道之人的典范啊!” 姓寧,又有資格被大宋前任國師黃裳稱一句道兄的人,天下間也同樣只有一人,那就是同樣位列道門三大真人,中原江湖上公認的老前輩,散人寧道奇。 為世所公認的道門三大真人雖然不分先后,但隱隱卻以武當山上的那位老神仙為首位,這一點從寧道奇對于黃裳多有遺憾之色,但言語之中卻對張三豐有所崇敬便可以看得出來了。 “張道兄這些年可不是真的順應了無為自然之理,先不提他當年用真武劍斬盡了天下不平事,打下了武當的赫赫聲名” “單單就他那甚至敢用武當山的兩成氣運為代價,出手試探天上那個東西的舉動,就絕對稱不上是順應天道了” 黃裳看起來似乎已經不想再和寧道奇這個總是和自己意見相左的老道士廢話下去了,只見他當即伸出了手,開口說道: “道兄此來究竟所謂何事,天下眾人早已皆知,那我來的目的想必道兄也已心知肚明,那廢話也不必再說了,請把玉璽拿出來吧!” 寧道奇聞言搖了搖頭,開口說道:“道兄,這和氏璧乃是天地氣運加身之物,向來是有能者居之,我現在不過是想要替它找一個最合適的主人而已,你又何必強求呢?” 黃裳聞言并沒有回話,只是收回了手掌,有些滄桑的臉龐之上浮現出了一抹冷意,看起來顯然不想再和眼前這個多年前就已經不再志同道合的友人過多廢話了。 但他不說話,不代表其他人不開口,畢竟來到這里,阻攔寧道奇的各國高手遠不止這位大宋前任國師一人。 “有能者居之的確不假,可貧僧覺得寧道長似乎沒有資格為這等天地奇物尋找主人,畢竟你一個出世修道之人,何必要出手摻和這些可能會讓你萬劫不復的事情呢?” 隨著聲音的響起,一個身穿大紅色袈裟,肌膚晶瑩白皙宛如水晶一般,面貌不像中原之人的青年僧人緩緩在在旁邊林木間的陰暗處現出了身形。 其目光之中仿佛流轉著生死幻滅的光輝,似乎能讓人從中看出傳說中的輪回之密,顯然有著這一身讓人難以揣測的高深修為。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老道是一個非常遵守承諾的人,至少我做不到像八思巴大師這樣,明明已經落敗,依然還敢多年之后再度踏入中原的土地” 寧道奇看到這個僧人出現的時候,眼神顯得極其淡漠,完全沒有像之前對待黃裳那樣還有種遺憾惋惜的神情。 因為這個僧人不是別人,正是蒙古帝國中號稱僅次于成吉思汗鐵木真的一位絕世高手,出身藏邊寧瑪寺的大元朝國師,八思巴! 第(3/3)頁